6、连加、连减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40页例题1、例题2,第41页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学习解决连加连减类的图形问题。教学提示学生识字少、思考形式偏向于直观,所以例题、习题都是通过直观图形来表达。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情景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会计算连加连减的习题。2.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4.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插图说出连加、连减算式的实际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难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磁性数字卡片、小礼物等。学生每人准备。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复习旧知引入法、谈话法、卡片游戏导入法等。复习旧知引入法:1、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学生一边读数一边用手指表示出来。2、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揭示课题。(1)出示两组算式:(指名回答得数)①4+1=②8-1=5+2=7-4=(2)全班订正。(3)让学生观察这两组算式,从中发现了什么?(4)学生汇报结果,老师订正。(5)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引入新课。板书:连加、连减。谈话法: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内容,叫‘连加连减’,你们有信心学号么?”【设计意图】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有利于启动学生运用原有经验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卡片游戏导入法:教师:孩子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学生:好!教师:游戏需要动脑、动手又动口。教师依次出示口算卡片:5+2,7+1,1+3,6+3,4+5,9+1,8+2,3+4。教师:我的朋友在哪里?(出示卡片5+2)学生:你的朋友在这里,5+2=7。(学生看着卡片,伸手指表示得数)教师:看来孩子们对10以内的加法掌握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研究10以内的加法。【设计意图】通过做游戏,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复习10以内的加法,为学习连加做知识准备。动物视频激趣导入:(如果制作视频会比较困难的话,用一张猴子图片,配上旁白也是可以的)师:今年是“猴年”,老师请来一只猴子来教室里和我们一起玩。你们欢迎吗?现在掌声请出第一位嘉宾。(视频显示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小猴子:嗨,大家好!听说这个班的同学最爱动脑筋,我今天带来了许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