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题(吉林乙卷)材料一A县郭家镇秀玉村以北,有几排整齐排列的红瓦房,靠近可闻到一阵阵粮食发酵的气味。“这里以前是3排坍塌的校舍,我们改建成了烧酒坊,周围种了100亩水稻、300亩高粱作为酿酒原料,以后这里还可以发展旅游研学产业。”项目技术负责人王青介绍。促使坍塌校舍变成烧酒坊的是A县两年前启动的“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该行动围绕乡村公共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推动涉农镇街整合闲置资源,盘活公共资源,推动强村富民,助力乡村振兴。乡村公共资源即村集体的山、水、林、地、路等资源,这些资源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群众共享乡村公共资源利用成果。A县机关党工委工作人员徐剑表示,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本该属于集体所有、村民共享的公共资源,因决策不科学、监管不到位、签约不规范等而被少数人私占乱占、低效利用或闲置浪费。A县启动“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以后,利用电视、报纸、公众号等媒体集中宣传,村里也到处挂上了宣传标语,“明白纸”发到了家家户户。持续有力的宣传让基层党组织不再避事,也让村民们转变了思想观念,主动补缴各类土地、林地承包租赁费。在炉石镇的一间办公室里,摆放着厚厚一摞《责任状》。“问题整治、债权清缴比例应达到80%以上,与村庄综合绩效挂钩……”该镇59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全部签下了“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责任状。旁边的档案盒里,存放着更厚的几摞《承诺书》,“本人带头参与‘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主动组织家庭户成员规范各类承包合同,缴纳拖欠的承包费……”该镇1884名党员全都签字、按手印。镇党委组织委员陈晓东介绍,镇里对“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建立了日通报、周调度机制。每个网格村都有机关干部包村指导,每名党员都要带头清缴,同时包保联系5至10户,挨家挨户做工作。党员李芳在孩子结婚买房、自己常年治病花钱的情况下,找亲戚朋友借钱,带头补缴3万元欠款;党员赵丽不仅自己第一时间缴齐欠款,还帮12户想缴欠款却临时缺钱的村民垫付6万元……“党员干部的行为,群众看在眼里,纷纷跟着补缴欠费。”陈晓东说。杨家店村一名承包户拖欠村集体承包费50多万元,多次催收无果后,镇司法所统筹法律服务团队介入,最终达成分期付款协议,该承包户先行支付了30多万元。油坊村党支部通过法律顾问协助,对多次拒不缴纳的农户依法下达催缴函,实现欠款清零。目前全县“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成效显著:已收取各类承包合同复印件900份,整改问题合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