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17《古诗三首》导学案课题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默写《望天门山》。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4.通过诵读、解读、悟读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默写《望天门山》。2.通过诵读、解读、悟读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搜集有关长江、西湖、洞庭湖的图片、资料、相关经典诗句,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师生)3.朗读古诗,自学生字。(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回忆诗文,导入新课(用时:2分钟)1.引导学生背诵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山河的诗句。2.了解诗人李白。3.揭示诗题,理解题目的意思。1.结合课前搜集的诗句进行背诵展示。2.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诗人李白,并互相补充。3.齐读诗题,结合注释理解题目。在介绍诗人时,教师对学生搜集的资料给予肯定或者适当补充,古诗背景以课件的形式出示给学生。1.引导学生朗读古诗。(1)引导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检查朗读情况,相机纠正字音,提示:“中”是1.自由读古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同桌互相读一读。重点1.理解诗句时,不要求学生字字对译,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概意思即可。+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二、合作探究,学习古诗(用时:13分钟)多音字,在诗中读zhōnɡ。(3)教师范读,学生评议。(4)学生自由练读,读出节奏。(5)指名读。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意。(1)说说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2)课件出示:天门、楚江、孤帆、日。引导学生结合字词和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试着画一画诗中描绘的景物。(3)想一想:这么壮美的景色,诗人是在哪里看到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4)引导学生交流:“相对出”是什么意思?青山为什么能出来呢?生活中你有过这种感受吗?(5)朗读感悟:诗人用字多么精妙哇!一个“出”字把山给写活了。这青山仿佛是在迎接自己一样,诗人的心情怎样呢?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读好“中”的字音。(3)认真听教师范读,听清节奏。(4)朗读诗句:齐读、个别读、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