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地球的运动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产生于()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太阳的照射D.地球不发光、不透明思路解析: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太阳照射的时段为白昼,其余时段为黑夜。地球自转,使得这个地区有时候朝向太阳,而经过一段时间后又背离了太阳。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交替,是地球本身自转的结果。太阳的照射产生了白昼和黑夜的区分而不是昼夜交替。答案:A2.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是()A.66.5°B.23.5°C.0°D.90°思路解析:公转是地球绕太阳的旋转运动。地球运动时,地轴的一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是665°。这个角度决定着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的形成。从几何上分析,赤道和地轴是垂直的,因此赤道平面和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才是235°。答案:A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下列哪种现象()A.昼夜交替B.五带的划分C.四季的形成D.昼夜长短的变化思路解析: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并且地轴和公转轨道有665°的夹角。太阳光照射到这样的圆球体上的时候,使得太阳的直射点总在南北纬235°之间来回移动。也就是说,太阳热量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并且是移动的。所以也就形成了四季、划分成了五带,并且有了昼夜长短的变化。答案:BCD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分别是()。A.一年一天B.一天一年C.一年一月D.一月一年思路解析:地球自转是绕地轴的旋转,自转周期是一昼夜;地球公转是绕太阳的运动,周期是一年。月份是根据太阳或者月球的位置而将公转周期划分出来的。答案:B2.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在自转的是()A.昼夜长短不同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C.极昼极夜现象D.四季变化现象思路解析: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地理纬度和公转时的位置决定的,是公转的结果;极昼极夜是昼夜长短的一个特例;四季的变化是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形成的,也是地球公转的结果;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动答案:B3.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正值()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思路解析: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正好直射点在全球南北的中间位置,这时候全球昼夜相等,因此叫做“分”,分别是春分和秋分。而当太阳直射回归线时,太阳直射点到达全球的最北或者最南,这时候昼夜长短也出现极值,叫做夏至和冬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也就是我们这里)太阳高度角最大,是夏至。1答案:B4.有关北京所处的五带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