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11:文言文阅读(原卷版).docx
下载文档

ID:2803897

大小:33.69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1-0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专题 11 文言文 阅读 原卷版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加点字。 (1)具答之 (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3)屋舍俨然 ( )    (4)便要还家 ( ) 2.翻译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第一段描写桃花林有什么作用? 4.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5.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本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文章原题为《_____》。 7.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佁然不动( ) (2)斗折蛇行( ) (3)悄怆幽邃( ) (4)隶而从者( ) 8.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9.作者听到水声“心乐之”,看到鱼儿感到他们“似与游者相乐”,但后来居然感到“悄怆幽邃”,你如何理解作者这一忧一乐的情感变化? 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志怪者也____________          (2)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________ (3)北冥有鱼____________       (4)其视下也____________ 1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13.作者是怎样描写大鹏的形象的? 14.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5.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 )   (2)学学半( ) 17.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意思。 18.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19.本文论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我们的小组学习谈谈你对这一道理的看法。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明日过桃源县,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①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②,花蕊藉③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④弥高,石为泉水啮,皆若灵壁。 (袁中道《再游桃花源》) 【注】①踞:蹲坐。②锦幄:锦绣织成的篷帐。③藉:践踏,这里是“落下”的意思。④陟:升,登。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至白马雪涛处 B.不足为外人道也       策之不以其道 C.忘路之远近         之绿萝山下 D.武陵人捕鱼为业       石为泉水啮 2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忘/路之远近 B.村中/闻有此人 C.登舟/皆踞坐 D.与诸人步入/桃花源 22.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写太守派人随渔人前往桃花源最终迷路一事,既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又暗示桃花源式的生活在当时现实中并不存在。 B.乙文写作者游览桃花源的一段经历,路径具体,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描绘途中的山水风景,对桃林和岩石着笔较多。 C.甲乙两文都写了桃花源,乙文所展示的生活跟甲文描绘的图景极为相似,都描绘了桃源人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生活图景。 D.甲乙两文的叙事角度不同。甲文用第三人称叙事,以“桃花源”为线索步步深入;乙文以第一人称写作者所见,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3.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 24.甲乙两文描写的桃花源景象有何异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5.甲乙两文的桃花源都令人向往,但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不一样,请你简要谈谈。 (六)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选自袁宏远《观第五泄①记》)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2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日光下澈                   ⑵其岸势犬牙差互           ⑶乃记之而去 27.把语段(一)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8.请从语段(一)、语段(二)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词。 ⑴《小石潭记》:______        ⑵《观第五泄记》:_______ 29.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两文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 [乙]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使楚》) 3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请循其本 (2)缚者曷为者也 (3)齐人也,坐盗 (4)叶徒相似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2.庄子和晏子都机智善辩,请结合甲乙两文,分别阐述他们是如何取胜的。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①。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②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③于欲,两者相持而长,(2)是礼之所以起也。 (节选荀子的《礼论》》) 【注】①穷:困境。②分:区分、辨别。③屈:竭尽。 3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选贤与能(同“举”,推举) B.女有归(回家) C.是故谋闭而不兴(兴起) D.先王恶其乱也(厌恶) 3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故谋闭而不兴 B.盗窃乱贼而不作 C.人生而有欲 D.求而无度量分界 35.下列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     ) A.甲文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 B.乙文则主要阐述了礼制产生的主要原因。 C.乙文中体现先王“制礼义”的目的句子是“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 D.甲乙两文表现人们都有共同的坚定信仰和高尚的道德观念。 36.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是礼之所以起也。 37.用自己的话说说甲文中的“大同”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 (九)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①。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②。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③,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释】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②夕岚:傍晚的山光。③受用:享受。 38.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皆 在 朝 日 始 出 夕 舂 未 下 始 极 其 浓 媚 3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40.结尾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①,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吝,且不显国也。”文子曰:“然。吾观国人②之父母,衣粗食蔬,吾是以不敢,且吾闻君子以德显国,不闻以妾与马者。夫德者得之于我又得之于彼故可行也。若独贪于奢侈,好于文章③,是不德也。何以相国?”仲孙惭而退。 【注释】①上卿:周官制,最尊贵的诸侯臣称上卿。②国人:居住在城邑内的人。③文章:错杂的色彩或花纹,此指华丽的绸缎一类的东西。 4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 夫德者得之于我又得之于彼故可行也 4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其以子为吝,且不显国也。 4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季文子具有怎样的品格?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