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网址:shop492842749.taobao.com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网址:shop492842749.taobao.com姓名:班级第17课短文两篇本课重点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本课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斯是陋室/唯命是从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蒙辞以军中多务2.下列语句中的“之”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无丝竹之乱耳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何陋之有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溪深而鱼肥C.乃记之而去D.呼尔而与之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网址:shop492842749.taobao.com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网址:shop492842749.taobao.com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5.读《陋室铭》,本文在写作方法方法典型的特点是()A.借景抒情B.借物抒情C.运用象征D.动静结合6.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即自己也有向古名贤学习的愿望和决心。B.刘禹锡诸葛亮和扬雄,他们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住在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草堂中的杜甫,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同类。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象征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志洁行廉,仪态端庄,美名远扬。D.《爱莲说》写菊、写牡丹是为了衬莲,在映衬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砭了时俗。二、填空题7.根据《爱莲说》课文理解填空。(1)作者从、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许。(2)作者将菊、牡丹、莲一一拟人,分别说它们是、、的化身,并借此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