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上)苏教版数学重要知识点预习.docx
下载文档

ID:2802862

大小:17.42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1-0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苏教版 数学 重要 知识点 预习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位《数一数》 1、 有顺序的数一数,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数,数一个划一个。 2、 会用小圆点或其他形状的图形来表示物体的个数,一般每行画5个,一一对应画。 第二单元《比一比》 1、 比较两个或几个物体的长短、高矮。 2、 比较两个或几个物体的轻重。 第三单元《分一分》 1、 按给定的标准或选择一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 按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第四单元《认位置》 1、 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位置为左边。 2、 认识前后:前、后的含义:一般是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 认识上下: 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4、左右、前后、上下儿歌: 伸伸左手,伸伸右手,摸摸左耳、摸摸右耳;拍拍左肩,拍拍右肩, 跺跺左脚,跺跺右脚,向上看一看,向下望一望。 向前指一指,向后看一看。 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1、1~10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表示。 2、1~10各数的顺序 从前往后数:1、2、3、4、5、6、7、8、9、10 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 3、几和第几: 我们学过的1、2、3、4、5、6、7、8、9、10这10个数,当表示某物有多少时叫基数,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几个”,当表示某物的次序时叫序数,就是说物体所在的位置,我们平时说的“第几”。 4、0的认识: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5、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如0 8=8,9-0=9,4-4=0 6、认识“>”“<”和“=” (1)“>”叫做大于符号,读作“大于”, “<”叫做小于符号,读作“小于” 大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大口朝前大于号,尖角朝前小于号。 (2)“=”叫做等号,表示两边的数同样多,读作“等于”。表示同样多的数我们可以用“=”连接。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 1、 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2、 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 3、 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4、 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5、 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第七单元《分与合》 1、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2、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 加法: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3       +      2    =    5 加数  加号  加数       和 读作:3加2等于5。 2、 减法: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5            -     2    =     3 被减数  减号  减数       差 读作:5减2等于3。 3、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4、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5、关于0的加减法: (1)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 (2)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 (3)任何数减去它本身都得0。 第九单元《认识11~20的各数》 1、 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2、 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和1个一组成11。 3、 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4、 十加几、十几加几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如:10 5=15  17-7=10  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计算方法: 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如:9 4=9 1 3=13(9和1凑成10,要把4分成1和3。) 9 7=9 1 6=16(9和1凑成10,要把7分成1和6。) 2、 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1)点数; (2)接着数; (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 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1)“拆大数、凑小数”。 (2)“拆小数、凑大数”。 4、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5、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