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文言文练习一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世说新语》节选[注释]甚:非常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字。(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______乃: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示:______曰:____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________闻:________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对话意思:(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3、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答案:1、(1)诣:拜见乃:于是,就(2)示:给„„看曰:说(3)未:没有闻:听见2、(1)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2)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本组课文描述了杨氏子的聪慧,把杨氏子的稚气和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教导我们要学会随机应变,用智慧解决问题。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吕氏春秋》[注释]善鼓琴:善于演奏古琴峨:高洋:广大1、成语出自《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人物是的知音,从(课文句子)“”这两句可以看出。2、人们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3、“高山流水”比喻或,也比喻。人们把“知音”比作的人。4、从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我们感受出他当时的心情(用一个成语概括),可见二人之间的感情(用成语概括)。5、你是怎样理解伯牙绝弦的:答案:1、高山流水、伯牙、子期、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2、知音难觅3、知音、知己、乐曲高妙、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4、悲痛欲绝、深情厚谊5、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