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3.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诗意,了解五言律诗的节奏及其韵味,并掌握《迢迢牵牛星》中叠音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了解并掌握《十五夜望月》和《寒食》所描绘的景象与所传达的思想感情。4.通过学习,感受古人对不同节日所寄予的情怀,感受传统习俗所蕴含的无穷魅力。[教学重难点]掌握叠音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学习古诗表达的情感。[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能列举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吗?(学生回答)你们知道寒食节吗?寒食节很早就有了,许多诗人都曾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韩翃的《寒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解诗题,知作者。(课件出示介绍,寒食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二、初读诗文,词清句通1.自由诵读,扫清字词障碍。2.结合注解,疏通诗意。3.圈注勾画,标注疑点。4.朗读抽查后,教师范读。5.讲解诗文。(1)课件出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春城”,指春天的京城。“御柳”,指皇城里的柳树。句意:春天的京城到处柳絮飞舞,杨花飘散,寒食节时皇城里的杨柳被春风吹弯了腰。(2)课件出示:(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借指唐朝皇宫。“传蜡烛”指宫中传赐新火。“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句意: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朝廷赏赐的蜡烛,蜡烛燃起的轻烟随着传送的队伍飘散进了权贵豪门的家。三、品句赏诗1.指名朗读第一、二句,想一想:(1)起句写了什么?你有怎样的感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起句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眼中。写出了整个京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2)“无处”能换成“处处”吗?“飞”字写出了怎样的感觉?不能。“无处不飞花”写出了春意浓郁,笼罩全城的景象。诗人不说“处处添加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添加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飞花”,而是用了双重否定的句式,既避免了一般性的概括,又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在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一个“飞”字除了表示动态,还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3)说说“寒食东风御柳斜”在诗中起什么作用。既紧承上句写出了节令,又点明了主题。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的,它的存在,只能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