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狼牙山五壮士【课前解析】关注文本《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敌人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晋察冀根据地,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诱敌上山,痛歼敌人,最后壮烈地跳下悬崖的故事,表现了这五位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关注背景本单元选取的课文均为革命题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将学生带入战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进犯中国领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入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抗战。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抗战期间,无数次残酷的战斗让中华儿女铭记于心。关注读写之间的联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旨在体会文章在写场面时,既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感受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狼牙山五壮士》中,既有对五壮士群体形象的描写,也有对每个人的细致刻画。关注插图课文插图是当代画家詹建俊的油画作品,描绘的是五壮士在寡不敌众的形势下,据险抵抗,直至弹尽援绝,毅然砸枪跳崖的英勇场面。这幅画把人物和太行山连为一体,具有纪念碑式的效果。画中五位壮士的姿势威武雄壮,表情严峻果敢,与课文的文字描述相互交融,让人感受到壮士们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教学目标】1.会写“寇、副”等15个字,会写“日寇、奋战”等20个词语。2.结合重点语句,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3.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教学重点】结合重点语句,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有关词语。2.初步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3.厘清文章脉络,并重点学习“接受任务”和“痛击敌人”部分。【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情境导入,介绍狼牙山(出示课件3)狼牙山位于河北省易县西南,北临易水。海拔1105米,上有大联陀、小鬼脸、阎王鼻子、天梯、棋盘陀五个山峰。形势险要,状如狼牙,故名狼牙山。1941年抗日战争时,八路军五壮士同日本侵略者在此英勇战斗。主峰棋盘陀上建有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