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律·长征导学案课题七律·长征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会写“律、崖”等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教学重点1.读懂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2.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课前准备1.搜集与长征有关的资料和故事;制作与长征相关的图片课件,红军强渡大渡河的视频。(教师)2.搜集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故事。(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走进长征,感受主旨(用时:5分钟)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长征的岁月,并指导学生结合资料回忆长征相关的故事。2.板书课文题目,并请学生说一说长征的背景资料。3.课件出示长征的相关图片、视频片段,教师补充介绍长征的资料。1.简单汇报搜集到的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倔强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飞夺泸定桥》《丰碑》)2.在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长征的资料,并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汇报。3.通过观看关于长征的图片和影视资料,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在补充介绍背景资料时,可将关于长征的经典故事以图片或短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唤起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探究愿望,让学生说出每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如:《倔强的小红军》中的陈赓,《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丰碑》中的军需处长等,进而更深刻地体会长征路上的千难万险。二、学习字词,质疑问难(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2.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的学习交流活动。3.教师相机指导“逶迤、磅礴、岷1.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读不准的字、易错字,同桌间相互交流。2.同桌互读,熟记字词。组长用字卡检测组员识字情况,将不认识的字或难理解的词语贴在黑板上,并提醒同学交流识字方法。1.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律、崖、渡、索”。2.难理解的词语相机在黑板上板书,指导学生汇报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理解词语。重点把握“逶迤”“磅礴”“岷山”几个词语的读音、字形及意思。山”等词语的读音。4.教师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3.在教师指导下读准“逶迤、磅礴、岷山”等词语的读音。4.多种形式朗读课文。(1)学生小组学习。组长组织组员朗读课文,并进行相互评议。(2)小组选派代表朗读课文。全班评议,正音。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提出学习要求:(1)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组织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