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36~P4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通过活动、观察、探究、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2、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做一做”、“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教学活动,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的计算公式。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片若干、学生准备三角尺,钉字板,小棒等。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知(一)教学例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老朋友(神秘地),会是谁呢?一边说,一边多媒体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学生高兴跟着说出名称,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师:你能在我们的周围、日常生活中找到这两个老朋友吗?看,这是我们的教室,你能在教室中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吗?(多媒体播放画面)生1:窗户的面是长方形的。生2:门口贴的方砖的面是正方形的。……师:看来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无处不在,那么它们身上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亲近我们的好朋友,进一步来认识它,研究它。(板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二)构建模型,探求新知。1、做一做。师:你们会利用手中的材料做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吗?(会),学生动手操作。2、猜一猜。师:凭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印象和在刚才做的过程中,大胆的猜一猜它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呢?生1:我猜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是一样长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的。生2:我用量的方法知道了正方形的四条边是相等的。(师把学生的猜想记录到电黑板上。)师:你们的这些猜想到底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吗?3、验一验。请你利用手上的文具(直尺、三角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证明你们的猜想。(1)学生动手验证,教师巡视。(2)汇报交流。师: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的做法?汇报时要说清楚你是用什么方法验证的?和出的结论是什么?生:我是用直尺来量四条边的,发现了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和左右两条相等。(师适时引导上下、左右两边即是对边。)生:我用折的方法知道正方形四条边是相等的,用三角板的直角来比它的角,发现了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生上台演示)(3)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的方法,证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