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计算器计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使用简单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一步运算。能够使用计算器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2.能力目标:使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丰富学生的数感。会借助计算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能够使用简单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一步运算。教学难点:使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丰富学生的数感。教学过程:一、比赛引入1.师生比赛。(出示P52第5题)老师用计算器计算,你们用笔计算。我和你们比一比,谁算得最快最准。(也许学生会说这不公平,比赛停止。)2.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使用计算器计算。【说明:设计“比赛”这个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体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计算器的作用与价值。】二、体验探究1.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计算器的知识?(学生各抒己见。)2.分组探究。四人一组,合作完成P51题1和题2。3.反馈解疑。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2587+9604”?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80738-31927”?使用计算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每次计算前要清0;不能按错键。)你们小组还有什么疑问?4.集体小结。使用计算器计算一步式题时,只要按照算式中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按键,就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说明:计算器作为计算工具,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在前一课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对计算器也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有的学生甚至已经能熟练操作了。因此,应从尊重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让他们说说自己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计算器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教材、组内互助以及教师解疑等活动,进一步完善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掌握正确操作和使用计算器的方法。】三、巩固练习1.P51题3。用计算器计算。(同桌核对)如果两人的计算结果不一致,你们是怎样判断谁对谁错的呢?(重新计算;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验算。)2.P52题6。你们会使用计算器进行乘除法运算吗?说说操作顺序。每人选乘法和除法式题各一道,先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检验。3.P52题5。刚才的比赛怎样比才算公平?(都可以使用计算器)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准。【说明:在学生掌握了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基本方法后,采用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