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更多精品资源,请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优选小学语文(老师备课、学生学习的好平台)12*清贫▶教学目标1.认识“筹、矜、俘”等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吓”。2.能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3.能理解题目意思。▶教学重难点能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随文认识9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矜、镯、坞”这三个字的读音。特别是“坞”,它读“wù”,不读“wū”。强调多音字“吓”的读音,在课文中读“hè”。2.阅读理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分角色朗读、圈画人物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3.语言运用这篇文章虽然写的是方志敏清正廉洁,但对两个国方兵士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更多,引导学生感悟侧面描写的写法,也就是反衬法,用国方兵士的贪婪、腐败,反衬共产党员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美德。▶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诗歌导入,激发兴趣1.我国现代诗人郭沫若给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写了一首诗。课件出示千秋青史永留红,百代难忘正学功。纵使血痕终化碧,弋阳依旧万株枫。这首诗高度赞扬了为革命事业付出艰苦努力的方志敏,也写出了方志敏精神对后人的影响。那么方志敏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有哪些值得后人称道的品质呢?对于方志敏,大家了解多少呢?(先让学生自由谈对方志敏的了解,再课件出示方志敏的资料)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有的人庸庸碌碌,有的人充实幸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不同。无私奉献、舍己为公、恪尽职守,这些都是生命中最闪光的亮点,也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品1免费获取更多精品资源,请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优选小学语文(老师备课、学生学习的好平台)质。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感受一下革命烈士方志敏的人生观,一起来学习第12课《清贫》。板书并齐读课文题目。(板书:清贫)3.题目“清贫”是什么意思?(“清贫”出自唐代姚崇《冰壶诫》中的“与其浊富,宁比清贫”。这句话是对高尚品德的一种追求。“清贫”是清寒贫苦的意思)【设计意图】诗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了解方志敏的人生经历,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初步理解课文题目,为深入理解课题做好铺垫。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2.《清贫》是一篇略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