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与配送物流与现代物流物流管理物流合理化配送及其类别配送中心物流与现代物流一物流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一词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定义:“物流是指从生产到消费,在物质资料的销售和服务过程中所伴随的经济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围绕战争供应,美国根据战时需要,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将其运用到战时的物资运输、补给、屯驻等全面管理。此时的“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装备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运作,以此保证物资装备补给费用最低、速度最快、服务最好,保证战争的胜利。战后,后勤理论引入了工业和商业,被人们称之为“工业后勤”、“商业后勤”,这时,后勤包含了商品生产过程和商品流通过程的的物流。日本的物流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直接从PhysicalDistribution翻译过来的,当时译为“物的流通”。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采用Logistics一词。现在的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经济界很少使用“物流”一词。在1983年出版的《经济大词典》初次编入了“物流合理化”的词条,解释为“合理组织物资流通,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合理包装、合理仓储、合理运输、合理保管,以及合理为用户服务等”。1988年出版的《物资管理知识手册》中,在把流通过程分解为物流、商流、货币流和信息流,指出物流是“物资在卖方和买方之间实物形态上的流通过程”。实际上,在物流概念传入中国之前,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就一直存在着物流活动,如,物资仓库运输活动等。但是,物资仓储运输活动并不能涵盖物流的本身。主要在于:第一,物流比传统的物资储运所涵盖的内容更为广泛。物资仓储运输仅仅是指储存、运输等两个环节,而物流则是一种综合物流,除流通过程中的物流外,还包含为生产服务的生产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以及相关信息活动等。第二,物流更注重生产、采购、运输、储存、物料搬运、包装以及信息等流动的系统整合,从而达到整个物流活动的整体最优化。而物资仓储运输只注重自身环节的最优化。二物流的概念随着物流概念的国际化,物流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发展。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采用了后勤(Logistics)的概念,但对物流的理解和概念的表达方式尚存在一定的区别。1980年,美国后勤管理协会定义:“物流是指有计划地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由其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