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63T131—1992(2020)青稞北青四号品种标准.pdf
下载文档

ID:2758515

大小:560.29K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2-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63T131 1992 2020 青稞 北青四号 品种 标准
ICS备案号: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T131-1992青稞北青四号品种标准1997-12-07发布1993-01-01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63/T131-1992前言本标准提出单位:青海省种子管理站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北州农科所、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本标准起草人:迟德钊郭满国邱少军徐平印张广积DB63/T1311992青稞北青四号品种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对北青四号的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学形态特征给予了描述,对其经济性状、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能力、适宜种植地区做了说明。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各级农业科研、教学、农技、推广、生产单位和种子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繁育、推广、检验、收购和销售。2引用标准GB1.187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定。DB/T00886青海省青稞品种观察记载标准。DB/T03688青海省编写六大作物品种标准的一般规定。3技术内容3.1品种来源海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2年用71一24一1(大通大兰肚里黄)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21一25。属wa1 persiiKorn变种。1991年12月12日海北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1年12月12日审定通过,定名北青四号。品种合格证号北农审字第006号。3.2特征特性3.2.1植株性状幼苗直立,叶色深绿,叶耳白,叶姿平展。旗叶下第一片叶长29.82.07厘米,叶宽2.150.2厘米。株型半松散,株高102.72.4厘米,茎杆黄色,弹性强,蜡粉少。茎节数5节,第一节间长2.70.29厘米,粗3.480.38毫米:第二节间长9.0士1.3厘米,粗4.220.39毫米:穗下节间长31.4士1.8厘米粗2.900.32毫米。中林有效分蘖数0.25个,分蘖成穗率40%。全田植株高度整齐。3.2.2穗部性状穗全抽出,闭颖授粉,愁脖弯正,穗长方形。穗长6.0士0.4厘米,四棱,小穗着生疏。颖壳黄色,外颖脉黄色,护颗窄。长芒、有齿、黄色3.2.3种子性状裸粒、浅蓝色、椭圆形。种子基刺纤维状。落粒性中3.2.4经济性状每穗粒数37.62.6粒,穗粒重1.78士0.21克,单株粒重2.1.0.22克。千粒重48.2士0.6克,容重816克/升。经济系数0.450.04。籽粒半硬质,籽粒粗蛋白质含量13.20。,出粉率95%。3.2.5属性及生育期春性。出苗至抽穗74天,期间0积温573:抽穗至成熟51天,期问0积温592:生育期125天,期间0积温1165:全生育期158天,期间0积温1214.8。3.2.6抗逆性抗倒伏性强。耐湿性、耐寒性中等。抗旱性、耐盐碱性中等。3.2.7抗病虫害性较抗条纹病,散黑穗病发病率0.03%。青稞麦鞘潜蝇危害轻。3.3栽培技术要点1DB63/T131-1992本品种抗倒伏,耐肥耐水,在高水肥条件下更能发挥其增产潜力。选择嫩茬,秋深翻,施足基肥。亩产250公斤以上施肥措施;亩施家肥1.5-2方,纯氮6-7公斤,纯磷4.5-6公斤,氮磷比例1:0.8一0.85,适时早播,于3月中旬播种,采用条播,播前用“402”抗菌素拌种防治条纹病(用种子重量万分之一的药剂,兑种子重量的5-7%的水拌种,闷24小时播)。用12%的石灰水浸种防治条纹病和散黑穗病。脑山地亩播量22.5公斤以上,保苗30万株以上,成穗30万以上,明堡水地亩播量20公斤左右,保苗25-30万株,成穗30-35万株,浅山地亩播量20公斤,保苗20-25万株,成穗25万株左右,田间管理要突出“早”字,在青稞三叶期及时松土、除草、追肥,有条件灌溉的地区要及时浇苗水,结合松土和浇水视苗情追纯氮1.2-2.3公斤,孕穗期至抽穗期间叶面喷施1-2次0.3%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3.4生产能力及适应地区该品种在旱作条件下一般亩产200公斤。1991年西滩乡(干旱地)种植14亩,亩产230公斤。在一般水肥条件下亩产250公斤。1990年北山乡(脑山)种植20.4亩,亩产278.9公斤。在高水肥条件下,亩产300公斤以上。1990年在泉沟台乡泉沟台村种植4亩,亩产360公斤。1991年北山乡大泉村(脑山)种植5亩,亩产350公斤。1990年泉沟台乡泉沟村种植3.5亩,亩产347.5公斤。该品种适宜在海北州年均温0-1,海拔3100米以下的脑和半脑山地区种植。2DB63/T131-1992附录A(补充件)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A.1地点门源县东泉湾海北州农科所。A.2时间19911992年。A.3主要生态因素海拔2860米,年降雨量518毫米,年平均气温0.5,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初日4月11日,终日10月22日,期间积温1560,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初日5月15日,终日9月24日,期间积温1321。无霜期122天。土壤类型黑钙土,质地壤土,质地肥力水平,有机质4.238%,全氮0.218%,全磷0.234%,全钾2.517%,碱解氮159ppm,速效磷43ppm,速效钾168.75ppm,属大通河流域半湿润脑山地区,无灌溉条件。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