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中国历史地图集》明代贵州丹平、丹行二司区位献疑王浩淼,王大宁(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安徽合肥230000)摘要:在《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明代部分中,丹平、丹行二司的实际位置应交换,二者治所也都要更北一些,在都匀县正西偏南方位,且与新添卫的把平寨司间相隔龙里卫所辖之平伐司和大平伐司。地图集出现二司标注错误与明志标注舆图、地理图模糊,以及在万历十九年至清后期期间二司不断被废设、移改、分割有很大关系。关键词:《中国历史地图集》;丹平司;丹行司;新添卫中图分类号:K2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39(2023)04-0064-12《中国历史地图集》(下文简称《地图集》)第七册元、明部分为贵州政区地图,其中,拥有狭长地段的新添卫尤其引人注目,该军民指挥使司标注有五个长官司,其中最南端靠近广西的区域标注有丹行、丹平,前者在北,与新添卫城相差甚远(见图1)。仔细对照明代贵州地图和明、清贵州方志,将会发现以“万历十年”为准的丹平、丹行二司区位及新添卫的政区界限无法与明清方志相关信息相合。本文拟从明代方志入手,对丹平、丹行二司在明前中期的治所进行考辨,继而探寻新添卫的大致政区界限,并考寻《地图集》标注错误的原因。不实之处,请方家指正。因新添卫、龙里卫建置变化较繁,尤其是在万历十九年(1591)在两卫的基础上新设新贵县,复于万历三十六年析新贵县、龙里卫、定番州置贵定县,而谭其骧先生主编的《地图集》明代贵州部分的年段为万历十年,因此,如嘉靖《贵州通志》、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天顺《大明一统志》等修于明前中期的方志可直接被利用,以及以清初之前贵州版图信息为主要内容的《读史方舆纪要》亦是本文重点的运用资料之一。万历以后所修撰的方志内容则需谨慎对待,其建置演变信息和大事纪可被借鉴。一、丹平司和丹行司的相互位置天顺《大明一统志》[1]1360、弘治《贵州图经新志》[2]124-125均载丹平长官司距离新添卫城西南一百里,丹行长官司为一百二十里①。《读史方舆纪要》承之,但称丹平长官司在卫城西南百里,丹行长官司在府城西南百二十里。按丹行长官司隶属新添卫,故此处“府”当为“卫”[3]5336。如此,丹平长官司纵使不在丹行长官司之正北方,也应在以新添卫-丹行司为半径的圆的内围中。尽管万历《贵州通志》所附之《新添卫图》中,卫城东部即为丹平司,在丹平司南部的翁黄山附近设有丹行司[4]248。《新添卫图》抄自弘治《贵州图经新志》,丹平、丹行司本在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