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校釋總集》賓組卜辭漏釋類釋文校訂*①閆華(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摘要]通過查找清晰完整的新出甲骨拓片、照片,《合》《合補》互相對照等方式,兹對《甲骨文校釋總集》賓組卜辭釋文漏釋現象進行校訂。釋文漏釋可分䲵遺漏單字和遺漏單句兩類,共計85條。[關鍵詞]《甲骨文校釋總集》校訂賓組卜辭漏辭《甲骨文校釋總集》(下文簡稱《校釋》)是初學者學習與研究甲骨的重要資料,隨着學術界新著録書、新考釋與綴合成果的發表,《校釋》的釋文顯露一些漏釋問題。限於篇幅,本文僅對賓組卜辭釋文漏釋現象進行校訂。①爲方便表達,兹訂凡例如下:(1)釋文一般采用嚴式隸定,對學界通用的一些習慣性用字采用寬式隸定,如前①①*本文爲“文鏡萬象”古文字智能識别系統之釋文審讀系列之一,獲得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研創新計劃“冷門絶學”項目“全息型甲骨文智能圖像識别系統與配套數據庫建設”資助(項目號:202101070008E00141)。由於以往學者對《校釋》已做過不少校訂,爲避免重複校訂,以下校訂文章所提出的校訂意見若適用於《校釋》,则不再重複校訂。校訂文章如下:李發:《〈甲骨文校釋總集〉(第三册)校正十三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0年2月19日;李發:《〈甲骨文校釋總集〉(第三册)校正十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09年10月17日;董雙印:《〈甲骨文合集〉(1、2)釋文四種對比校訂》,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喻遂生),2014年;董雙印:《〈甲骨文合集〉釋文對比研究舉例》,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學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5期。辭中的“鼎”字,一律作“貞”。(2)每條校訂先給出校訂序號,用“【】”標號;再給出著録書簡稱、片號與《校釋》原釋文,指明■漏之處;“漏釋單句”類前標“應補”二字;需要説明的地方另加按語。其中,《甲骨文合集》僅列片號,其餘著録用漢字簡稱以示區别。(3)文中釋文凡缺一字時,以“□”代替;缺數字時,以“……”代替;據辭例可擬補的字,外加“[]”號爲記。(4)限於篇幅,文中僅給出需校訂的釋文,前附《校釋》中的句序,不列整版釋文。一、漏釋單字漏釋單字①指《校釋》的釋文■漏一個或數個字,成因大致有拓片不清、同版釋文繁多而■漏、印刷失誤等。【1】150正(3)雝芻于秋。“雝芻”前加“貞”。按:(3)辭位於右前甲下部靠近甲橋的位置,“雝”前有“貞”字,原形作,當補。【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