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小学学校工作计划32范文.docx
下载文档

ID:275246

大小:13.25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3-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小学 学校 工作计划 32 范文
小学学校工作参考方案(3)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标准各类教育健康开展、促进义务教育平衡高水平开展为重点,依法依规,完善政策和制度,着力标准办学行为,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实在做好教育科研和常规治理工作,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档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xx教育的亮点。紧紧围绕“推活力、构内涵、有创新、造和谐〞四大目的,全面创立学校特色,推进教育现代化,构建和谐教育,努力推进xx根底教育平衡协调开展, XX年为课堂教学改革深化年、特色学校建立年。   二、工作目的   全面完成XX年十大重点任务   (一)全面推进活力型教育   1.施行教育党建七项工程。确立XX年为“教育党建提升年〞,推进7项党建工程。一是以制度建立为重点,以全面杜绝“越界犯规〞咨询题为目的的“标准工程〞;二是以组织建立为重点,以加强党员才能为目的的“堡垒工程〞;三是以思想建立为重点,以建立学习型党组织为目的的“修养工程〞;四是以彰显党员示范作用为重点,以推进创先争优为目的的“先锋工程〞;五是以作风建立为重点,以优化教育形象为目的的〞形象工程〞;六是以党风廉政建立为重点,以强化免疫系统为目的的“阳光工程〞;七是以创新帮扶方式为重点,以严密联络效劳群众为目的的“惠民工程〞。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上级方案,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创新工程有特色。   2.完善老师队伍建立机制。   加强师德教育。全面开展师德考核档案检查行动,促进师德台账制度的落实。完善老师周一集中学习制度;举办师德故事会;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加强人才培养。完成“5年360学分〞打算。强化骨干老师队伍的建立和治理,开展异地高端集中培训、送教上门等活动,努力培养一批名优老师、专家型老师,业型校长。   加强队伍治理。启动中小学校长职级制。   (二)全面推进内涵型教育   3.擦亮素养教育特色品牌。   ①培育德育特色,打造思想道德教育品牌。强化德育工程化治理,突出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文明素养测评,组织序列化主题班会竞赛、成人宣誓、“好家风、好传统〞美德教育、中小学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墨香书法展示等活动,确保“24字人人背得、红色歌曲人人唱得、文明适应人人做得〞。加强“三进、三爱、三节〞工作。“三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教育活动;“三节〞:以节俭节约、反对浪费为主要内容的节粮、节水、节电工作。   ②培育课改特色,打造教学质量品牌。今年是我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化年,培植课改样板校,积极参与课改现场会。全面加强对课堂教学常规和教育科研的督查、指导,确保考试质量进入县先进展列,科技创新、艺体竞赛等成绩稳固提升。引导幼儿园开展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③培育活动特色,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目的:大力推进特色学校建立,全乡六所中小学校各有本人的特色工程,初步构成学校特色,中学和中小每期承办一次特色工程现场会,创立成为真正的特色学校。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为重点,全面推进“一校一品〞建立。全面加强阅读教育。要全面推进艺体教育,引导学生组建各类社团,将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红歌赛、田径运动会、球赛、棋赛等活动纳入学校行事历,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开展足球竞赛,建立竞赛机制,争创足球特色学校。   4. 进一步稳固两基成果,创立教育强乡。推进教育强乡镇督导评估认定工作,今年内创立成为教育强乡。全乡六所中小学校在已创合格学校根底上进一步完善开展、罗巷薄弱学校改造,朱中公租房建立全面完成。xx中心幼儿园全面完工,构建包括规划、建立、经费、师资、教育教学等内容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打算,提高幼儿老师专业水平,处理公办幼儿教育的缺乏;新建1所社区教育学校,创立1所市示范性社区学校和农校。   确保职普分流大体相当。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0%以上;一年学前教育入园率100%,三年入园率达88%以上。中考平均分、一次性合格率、优秀率稳中有升;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100%,体质检测合格率85%以上。中学毕业班综合考核排名乡争取进入县前二十名,莲中进入前二十名,朱中进入前三十名;中学毕业班重点中学朱中、莲中一中2、3人,十三中各2、3人,音、体、美专长生每校15人以上,完成规定职校招生任务,和区域普高招生任务。初二合格率跻身全县20名以内,小学义务教育素养监测达县优秀水平;各项竞赛活动积级参加,确保市一等奖10人次以上。县运会莲中6分,朱中6分,中小3分,罗巷3分,莲花2分。   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由中小负责,足球由朱中负责,篮球由莲中负责,各项竞赛活动积级参加,争取获奖。   (三)全面推进创新型教育   5.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突出抓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网络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推进标准化实验室建立,加强实验室、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的治理,定期督查并通报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   6.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将“语文口语交际〞、“英语人机对话〞纳入综合素养评价,探究施行过程性评价,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客观。   7.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接着抓好“教育结合体〞建立,发挥城乡教育结合体、课改结合体、阅读教育等特色教育结合体、乡镇域内结合体、“三扶两促〞结合体的职责职能;完善“家校共同体〞建立形式,推进家校共育。   (四)全面推进和谐型教育   8.加强依法治教才能。要实在加强法制教育,推进“法制教育进课堂〞,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和校长法制教育培训,评选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立,完成学校章程制定工作,实现“一校一章程〞,加强学校章程执行情况的督查、检查。   9.完善教育阳光效劳。确保效劳岗位“8小时不离人〞。推进网上效劳和窗口效劳的有机交融,确保教育阳光效劳“24小时不下班〞。评选“阳光效劳星级站(点)〞。   10.加强平安校园建立。完善并落实平安工作“一岗双责〞、平安治理“一月一督查、一通报、一约谈〞制度,促进各项平安制度落实,确保平安责任事故零目的、师生零伤亡。   三、工作措施   1.理念更新。深化持久地推进思想治校、文化治校、依法治校,倡导教育家办学,争当有思想的校长老师,创办有“书香味、人文味、艺术味、学术味、现代味〞的“五味型〞高质量学校。   2.目的更高。必须树立创先争优认识、开展认识、责任认识,自觉把朱良教育开展放在全县开展大局中来审视、来谋划、来推进,争取进入县先进展列。   3.规矩更严 。在师德师风纪律上,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师德9条〞、县教育体育局“师德10条戒备线〞等系列规定。在党风廉政纪律上,要落实8条要求。   4.作风更硬。①中心学校班子成员每周要深化课堂开展听评课2节以上,检查指导2次以上;②校长要深化课堂。校长必须上课,校长和行政人员要兼任主科课程(中学一般兼毕业科课)。做到“在讲台会上课,在教室会听课,在办公室会评课〞;③老师要主动开展志愿辅导,坚决向有偿家教说“不〞;④要落实劳动纪律。全面推行上下班签到、签离制度,严肃请假行为,严格校长住校制度;⑤学校要遵照教育规律。低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义务教育阶段少布置作业,充分保障学生休息和课外活动时间。   5.治理更实。要大力推行精细化的网格治理形式。要进一步加强财务治理,加强对“小金库、公款私存、工程超概、铺张浪费等咨询题进展督查。要进一步加强后勤治理,严格执行县局XX年37号文件,杜绝学校食堂商店对外承包,严禁出售烟、酒、槟郎、面筋类熟食等违禁食品;严禁强迫或变相强迫搭餐,坚持食堂治理公示制度,实在提高伙食质量,充分发挥膳食委员会的作用,提高学生、家长对伙食的满意度。   6.宣传更好。   7.交流更广。保障学期内学校、乡镇、片区之间开展业务交流活动均在1次以上。   8.督查更细。在督查内容上,平安工作督查、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督查、文明素养测评、“三风〞建立督查全线启动,做到“一月一查一通报〞,好的要表扬,不好的要批判,咨询题严峻的,要限期整改。   9.考评更全。要完善单位绩效考核制度,加大对特色创新的表彰奖励力度,设置并评选教育创新奖,营建创新气氛。   10.落实更力。对重点、中心工作,全程监视,实行报告制度。要全面推行工作责任分解制度,确保将每项工作的目的任务到点、到时、到人;杜绝不作为、怕作为、不主动作为等不良现象。中心学校首先起好带头作用,廉洁自律不发烟,不饮酒,在校与学生同餐。每周下校至少一天,听一堂课,与学生同一次餐,与老师谈一次话,主持一次业务学习。   每月中心学校正全乡中小学校进展一次检查评比,总结通报,对七八九年级实行一次检测,一总结分析,一研讨会,对后进科目和班级一谈话勉励,施行学期个人常规评优和“六个一〞 (教案、班工作手册、优质课、反思、学习笔记、一班好作业)评选。   四、工作安排   XX年上半年工作行事历   (略)   中学每月一次知识检测,中心学校每月一次检查评比通报等常规性工作不在表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