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9期◎璧府鸿光文华茂实: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建馆110周年璧府鸿光文华茂实: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建馆110周年百年省馆读者证一部阅读服务史——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读者证变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图书借阅部一张读者证,承载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广东省馆”)110年来的图书报刊借阅服务史。从闭架浏览到开架借阅,从实体借书证到电子读者卡,从排队借书到线上阅览……借阅方式不断更新,读者借还书越来越便捷,极大地促进了全民阅读的发展。这背后体现的不仅是科技的进步,图书馆服务内容的持续丰富多元、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拓展,“以文献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变革,更是“爱国、爱馆、爱书、爱人”图书馆精神的生动实践。20世纪30年代自1912年建馆至20世纪30年代,广东省馆一直实行闭架阅览服务。当时的一般流程是:读者先到挂号处签名,领取阅览证后方可进馆取阅图书,离馆时再将阅览证交回门警保存。20世纪50年代进入20世纪50年代,广东省馆一方面在馆内提供图书阅览服务和外借服务,另一方面,根据读者阅读需要,在馆外设立了一些图书流通站,并开展预约借书服务,也延长借书证续期时间,增加了科技图书的借阅册数。这一时期还延长了借书证发放时间,即由仅在下午发放借书证,改为在开放时间内随时发放。这一时期的读者借书证明卡是一张只有3个月“有效期”的白底红字小卡片,凭卡每人可以借书1册,最长借阅期限为21天(见图1)。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家建设蒸蒸日上,“知识就是力量”成为该时期最响亮的口号之一,社会上掀起了读书的浪潮。因应这一巨大的社会阅读需求,广东省馆创新性地设置半开架借阅书架,其中文学类书刊和科技类书刊最受读者欢迎。这一时期的借书证(见图2)正面绿色背景上是一本展开的图书,背面红底白字印有毛主席语录:“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借书证的有效期延长至1年,深受读者欢迎。图2改革开放初期的借书证图120世纪50年代的借书证明卡1璧府鸿光文华茂实: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建馆110周年20世纪80年代1986年,广东省馆文明路新馆建成开放,成为当时我国最现代化的公共图书馆之一,10多个阅览室和中文外借书库一律实行开架借阅,并提供馆际互借、电话借书、送书上门等服务。读者在借书时,须将登记本交由馆员登记索书号、书名和借书日期等信息。20世纪90年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实行全面敞开发证制度,取消不可续借规定,读者仅凭居民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