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青年2023年02月第03期教育教学101北海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路径探索赖艺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北海536100摘要:广西北海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清朝末年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北海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的思政教育功能,并将其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实践中,能够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形式,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亲切感。关键词:北海历史文化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北海教学改革“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讲好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故事,引导青年学生深入理解中国人民“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厚植学生爱国情怀,最终达到立德树人根本目的的重要责任。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形式多样、素材贴近、内容丰富等特征,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实践,能帮助思政教师更好把道理“讲透”、“讲活”,真正起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作用。一、北海近代以来重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概述(一)晚清北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见证1876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烟台条约》,北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自此英、法、德等西方多国陆续来到北海设立领事馆等机构,建起了一批西洋建筑。如英国领事馆旧址,现北海市第一中学校内,1877年英国始设。德国领事馆旧址,现北海市工商行内,1886年德国始设。北海关大楼旧址(又称洋关大楼),现位于北海市海关大院内,1883年英国始建,当时关税收入作为不平等条约的赔款也被洋人掌控,是近代中国丧失关税自权、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见证。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建于1886年,乃德国在北海的商务机构,位于北海市文化大院内,是当时帝国主义列强在北海设立的最大洋行。德国信义会旧址,原先为1900年基督教信义会在北海建立的教堂,现位于北海市公安局内。这批西式建筑,是近代北海被迫对外开放的历史见证,是研究北海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的重要史料。(二)近现代北海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红色遗址“丸一药房”国家安全教育基地,为1936年“九三事件”发生所在地,现北海市珠海路一段,体现了北海军民抗日的决心。南山革命老区纪念馆,展厅里有大量革命老前辈的史实资料和物证,现合浦县公馆镇南山小学内。南山革命老区曾是中共广东省委委联系六万山根据地的交通“咽喉”,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