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设计127一、引言人类与美学之间有着长久的纠缠,十二世纪后“禅宗”这一美学观从中国传到了日本,中国的“禅宗”思想观念也渗透日本人美学思想的方方面面。侘寂,是一种思想,一种美学,一种世界观。而当侘寂美学与包装设计相融合迸发出的精妙绝伦的光芒也值得我们探讨。二、侘寂美学概念(一)“侘寂”的美学源流1.“侘寂”一词释意“侘寂”,《广辞苑》解释为悠闲、孤绝、穷困。最初指的是远离人群慰藉的生活,在自然界中的痛苦和孤独。《幽玄·物哀·寂》的作者大西克礼在书中写道:“这种思想是一种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美感,是一种用心去体验生活,用心追求自然宁静的感受以及安逸平静的体验。”简单来说,它是一种以接受短暂和不完美为核心的美学。也是“以静制动、以空代满、以残为美的东方哲学”。由于“侘寂”这一词语常被人们认为复杂且难以理解,因此文章从“侘”与“寂”这两字的语义分别入手来理解。侘,这个汉字在汉语中形容失意或是夸耀自己,而传到日文中,就作为茶道中的一个特殊概念被使用,“侘”这一字的注解在书籍《大言海》有以下三种含义:痛苦烦忧;以闲居为乐;雅致朴素,到了14世纪,受到禅宗等的影响,侘的含义从过去的消极感受转变为更为积极的含义,这时它指简单朴素,去除装饰、无须过多的装饰。是一种“陋外慧中”的状态,之后这一观念也逐渐融入日本的美学意识中。寂,汉字的字典中形容没有人的声音以及极其安静的状态。根据词典《大言海》的注解,以“寂”为词根延伸出其他的词语,如下几种:寂寥、古雅、幽静而有情趣,饱经岁月之后还是富有对生活的热情。到了室町时代,“寂”一词指的是旧的物品,含义是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消逝腐朽的意思,或者年迈老者等所共同持有的特征。2.“侘寂”一词的内涵十五世纪中期到十六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盛行。日本的设计鼻祖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侘寂美学。谈起其美学源流,就不得不提日本的茶道。起初人们称为“茶汤”“茶湯”,而江户时期才称之为“茶道”。“侘”一词在江户时期作为茶道理论存在常用于表现茶道之美。由田珠光兴起的草庵茶与千利休的利休茶道全系统都统一称之为“侘茶”。在此“侘”所包含的意思不仅仅是简陋粗制,也表达虽然外表朴实普通但却是拥有着内在质感与美感的意思。这时候的“侘”指的是外表朴实无华却高品质有内涵的茶,以及热爱这种茶品的人们。正如刘禹锡笔下的《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达的意境。后来在千利休的带领下,侘寂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