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性别中国明对虾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pdf
下载文档

ID:2746565

大小:1.07M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不同 性别 中国 对虾 形态 性状 体质 关系
D O I:1 0.1 6 3 7 8/j.c n k i.1 0 0 3-1 1 1 1.2 1 1 2 4第4 2卷第4期2 0 2 3年7月水产科学F I S HE R I E S S C I E N C EV o l.4 2N o.4J u l.2 0 2 3不同性别中国明对虾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郑 礼1,2,何玉英2,3,王 琼2,3,于 安4,谢拥军4(1.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 0 1 3 0 6;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 青岛2 6 6 0 7 1;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 青岛2 6 6 0 7 1;4.河北省水产良种与渔业环境监测保护总站,河北 石家庄0 5 0 0 1 1)摘 要:为探明不同性别中国明对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选择中国明对虾雌、雄各1 5 8尾,对其体长(x1)、额角长(x2)、头胸甲长(x3)、头胸甲宽(x4)、腹节长(x5)、尾节长(x6)、第1触角外鞭长(x7)、第1触角内鞭长(x8)、第2触鞭长(x9)、额角上齿数(x1 0)、额角下齿数(x1 1)和体质量(y)进行测定,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明对虾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及影响进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从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来看,雌、雄群体中体长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最大,分别为0.8 8 5、0.8 6 9,雌性群体除额角上齿数外,其他形态性状与体质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雄性群体除额角上齿数和额角下齿数外,其他形态性状与体质量极显著正相关。在雌、雄群体中,体长对体质量直接作用均最大,两者通径系数分别为0.6 7 3、0.4 0 1。间接作用方面:在雌性中国明对虾群体中,体长与腹节长通过其他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间接作用较大,分别为1.8 9 7、1.5 2 8;在雄性中国明对虾群体中,体长通过其他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间接作用最大,为2.1 5 9。对雌性群体体质量起较大决定作用的形态性状为体长、第1触角外鞭长、腹节长和额角下齿数,而对雄性群体体质量决定作用较大的形态性状为体长、头胸甲长和第2触鞭长。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质量为因变量建立不同性别中国明对虾的回归方程,雌、雄虾分别为y1=-8 2.9 9 9+3.6 4 4x1+4.9 9 2x5+1.2 0 8x7+2.1 2 6x1 1(r2=0.9 2 7)、y2=-4 6.3 4 7+3.7 5 7x1+1.1 8 9x3+0.1 4 3x9(r2=0.8 9 6)。关键词:中国明对虾;形态性状;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决定系数中图分类号:S 9 6 8.2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3-1 1 1 1(2 0 2 3)0 4-0 5 6 6-0 9收稿日期:2 0 2 1-0 7-0 9;修回日期:2 0 2 2-0 1-2 0.基金项目:财政部与农业农村部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 A R S-4 8);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 0 2 0 T D 4 6);中央提前下达渔业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项目(3 2 6-0 5 0 1-Y Z N-Z 4 H B).作者简介:郑礼(1 9 9 7),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明对虾性别分化及遗传育种.E-m a i l:z l.y g m x f o x m a i l.c o m.通信作者:何玉英(1 9 7 4),女,研究员;研究方向:对虾遗传育种与养殖.E-m a i l:h e y y y s f r i.a c.c n.中国明对虾(F e n n e r o p e n a e u sc h i n e n s i s)是一种大型经济虾类,主要生活在我国的黄海和渤海海域,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物种之一1。中国明对虾良种选育科学研究,是应对近些年中国明对虾种质退化的重要途径,其形态性状和体质量指标是进行良种选育的重要依据。在选择繁育中国明对虾的过程中,体质量是决定养殖生产效率的根本指标,也是最直接的繁育特征性状2。但在实际操作中,体质量的测量受限于合适的工具,对其进行现场测量不方便,而如体长、腹节长等形态指标更容易准确测量也更加直观。分析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并建立定量关系,对于提高中国明对虾的生产养殖效率非常重要。目前,在虾蟹类动物的选择繁育实践工作中,如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能够分析性状间相关性的方法得到广泛应用3。在研究凡纳滨对虾(L i t o p e n a e u sv a n n a m e i)4、日本囊对虾(M a r s u p e n a e u sj a p o n i c u s)5、日 本 沼 虾(M a c r o-b r a c h i u mn i p p o n e n s e)6、鹰爪虾(T r a c h y p e n a e u sc u r v i r o s t i r s)7、克 氏 原 螯 虾(P r o c a m b a r u sc l a r-k i i)8、中华绒螯蟹(E r i o c h e i r s i n e n s i s)9等物种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时,有关学者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为这些特定生物的选择繁育提供了测量指标,提高了生产效率。许多水生经济动物雌、雄群体之间存在性别二态性1 0,它们的生长率、性成熟年龄、体色和体型等生物学指标和经济性状间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明对虾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同样存在明显的性别二态现象,其成熟后的雌性个体体质量明显大于雄性个体体质量。若通过遗传育种获得全雌群体,建立单性化养殖,将会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而对不同性别中国明对虾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对全雌单性化养殖的建立有重要意义。笔者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探究不同性别中国明对虾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和影响效应以及雌、雄群体间的差异,旨在为中国明对虾的选择繁育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所用中国明对虾取自河北省曹妃甸区,随机选择健康无病的同时期雌、雄对虾各1 5 8尾 雌性平均体长(1 5.6 8 40.8 0 0)c m,雄性平均体长(1 3.6 1 30.6 0 0)c m,分别测量其体长、额角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腹节长、尾节长、第1触角外鞭长(下称外触鞭长)、第1触角内鞭长(下称内触鞭长)、第2触鞭长、额角上齿数、额角下齿数和体质量。1.2 测定方法中国明对虾的体长、额角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腹节长、尾节长、外触鞭长、内触鞭长和第2触鞭长通过游标卡尺(测量精度为0.0 2mm)测量,具体测量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虾类性状标准1 1;利用电子天平(称量精度为0.0 1g)称量体质量;通过直接计数得到额角上齿数(不包括胃上齿)和额角下齿数。对虾形态性状测定部位示意1 2见图1。图1 对虾部分形态性状测量示意F i g.1 S c h e m a t i cd i a g r a mo f t h em e a s u r e m e n t o f s o m e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s i np r a w nA D.额角长;A E.头胸甲长;B G.体长;CW.头胸甲宽;E F.腹节长;F G.尾节长.A D.f r o n t a l l o n g;A E.c a r a p a c e l e n g t h;B G.b o d y l e n g t h;CW.c a r a-p a c ew i d t h;E F.a b d o m i n a l s e c t i o n l o n g;F G.t a i l l e n g t h.部分形态性状测量方法为:触鞭长:原肢与触鞭交接处至触鞭末端的长度,包括第1触角外鞭长、第1触角内鞭长和第2触鞭长。额角齿数:上、下额角齿的数量,分为额角上齿数和额角下齿数。1.3 分析方法中国明对虾各形态性状和体质量的测定结果经初步统计整理后,通过S P S S软件进行雌、雄中国明对虾的性状间相关分析和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分析,明确这些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并计算决定系数,建立雌、雄群体的多元回归方程。通径系数就是标准化变量的偏回归系数1 3,直接通径系数计算公式如下:Pi=by,xixi/y(1)式中,Pi为直接通径系数,by,xi为形态性状xi的回归系数,xi为形态性状xi的标准差,y为体质量的标准差。间接通径系数计算公式如下:Pxixj=ri jPj(ij)(2)式中,Pxixj为形态性状xi通过形态性状xj对体质量的间接通径系数,ri j为形态性状xi与xj之间的相关系数,Pj为形态性状xj对体质量的直接通径系数1 4。决定系数计算公式如下:单个形态性状的决定系数:di=Pi2(3)两个形态性状的决定系数:di j=2ri jPiPj3(4)变异系数(C V)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用于比较不同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可以消除单位和均值不同对2个或2个以上数据变异程度比较的影响1 5。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性别中国明对虾各形态性状及体质量参数统计不同性别中国明对虾的各形态性状及体质量的数据整理结果见表1。其中雌、雄群体体质量、外触鞭长、内触鞭长和额角下齿数的变异系数高于其他性状,表明两性群体的体质量、外触鞭长、内触鞭长和额角下齿数性状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2.2 不同性别中国明对虾形态性状间及其与体质量间的相关关系中国明对虾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关系以及不同形态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见表2。从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关系来看:雌性群体中,除额角上齿数与体质量不显著负相关(P0.0 5)外,其他形态形状与体质量显著(P0.0 5)或极显著(P 0.0 5)外,其他形态性状与体质量极显著正相关(P0.0 1),其中体长和体质量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8 6 9,其次为腹节长、头胸甲长,相关系数分别为0.6 6 4和0.5 9 0。从不同形态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来看,体长与腹节长的相关性在雌、雄中国明对虾中均为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7 4 7和0.8 6 9。雌性群体中,体长同头胸甲宽、头胸甲长、额角长和尾节长,头胸甲宽同头胸甲长和尾节长,头胸甲长同腹节长和额角长的相关性较大,内触鞭长与额角上齿数显著负相关;雄性群体中,体长与头胸甲长和头胸甲宽,腹节长与头胸甲宽的相关性也较大,体长与额角上齿数和额角下齿数显著负相关,腹节长与额角下齿数相关关系为负相关且差异极显著。表1 不同性别中国明对虾各形态性状及体质量参数 T a b.1 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 t r a i t s a n db o d yw e i g h tp a r a m e t e r s o fC h i n e s e s h r i m pF.c h i n e n s i so fd i f f e r e n t s e x e s性状T r a i t均值M e a n标准差S t a n d a r dd e v i a t i o n变异系数/%C o e f f i c i e n to fv a r i a t i o n雌性F e m a l e雄性M a l e雌性F e m a l e雄性M a l e雌性F e m a l e雄性M a l ex11 5.6 8 41 3.6 1 30.8 0 20.6 1 25.1 1 64.4 9 4x24.6 4 13.7 6 30.3 5 90.2 3 77.7 2 86.3 0 3x37.9 1 36.4 5 10.5 1 60.3 1 86.5 2 74.9 3 6x42.0 8 11.6 3 70.1 7 80.0 9 38.5 3 65.7 0 5x58.6 0 07.5 6 10.5 0 30.3 6 65.8 5 04.8 4 3x62.1 7 11.8 7 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