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4No.3Jun.2023大连大学学报JOURNALOFDALIANUNIVERSITYJOURNALOFDALIANUNIVERSITY第44卷第3期2023年6月《红楼梦》对《唐解元一笑姻缘》的承袭与新变吴伟(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红楼梦》固然源于曹雪芹的独创,但亦不乏对前文本的承袭,冯梦龙《唐解元一笑姻缘》便是其中之一。二者出于经历的考虑,都将故事发生地设在姑苏阊门,利用京杭运河铺陈故事;情节方面,《红楼梦》中贾雨村娇杏故事在相遇方式、女性外貌、男性反应均有唐伯虎故事的痕迹;艺术手法方面,二者皆善于利用身体特征,借助文字游戏与诗词塑造人物形象;主旨意趣方面,均持重情、尚奇观念。但曹雪芹并非一味继承,而是将单纯的男女爱情故事融入家族兴衰之中,把大团圆结局变成悲剧,进而寄托自己的身世感慨。关键词:红楼梦;唐解元一笑姻缘;承袭;新变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395(2023)03-0007-06收稿日期:2022-09-16作者简介:吴伟(1991-),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元明清文学研究。唐伯虎是明代杰出文士,诗画皆工,其与《红楼梦》的关系早为学界关注。俞平伯先生率先提出这一论题,《唐六如与林黛玉》一文论述了唐伯虎诗作对《葬花词》的影响。而后,郑振铎、胡寄尘、蔡义江、陈昭、黄立新、雷广平、马旷源、詹丹、王人恩、唐静等学者①,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不过着眼点仍多是唐伯虎诗风对《红楼梦》的影响。相较于唐伯虎诗作对《红楼梦》的影响,唐伯虎素材小说的影响却鲜有学者论及②。冯梦龙与唐伯虎同乡,其对唐伯虎风流韵事颇为偏爱,“先后编入所纂辑的《古今谭概》(《古今笑》)、《情史类略》《雅谑》和《警世通言》中”[1]34。《唐解元一笑姻缘》收录于《警世通言》,冯梦龙对此作再三琢磨,是唐伯虎故事中较为传神的一篇。《红楼梦》中多次提及唐伯虎,第五回秦可卿房内壁上所挂的《海棠春睡图》即为唐伯虎所画,二十六回有薛蟠将唐寅读成庚黄的笑话。第二回,更是借贾雨村之口郑重说起“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③。可见曹雪芹极为熟悉唐伯虎故事,并把其书写到小说中去。《红楼梦》的成功,固然源于曹雪芹的匠心,但也离不开前文本的影响。细读文本,不难发现《唐解元一笑姻缘》与《红楼梦》在故事情节、主旨意趣与艺术手法方面有诸多的相似性。但天才的曹雪芹不甘只是承袭,又进行了诸多新变。一、相同的故事发生地唐伯虎为苏州人,其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作为同乡的冯梦龙自然对此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