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照依赖视角下框架效应对公安机关内控建设决策的影响——基于决策者注意力分配的实验研究.pdf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参照 依赖 视角 框架 效应 公安机关 内控 建设 决策 影响 基于 决策者 注意力 分配 实验 研究
17Sum31Vol.6JournalofPublicSecurityScienceNo.22023第6 卷公安学研究总第31期2023年第2 期参照依赖视角下框架效应对公安机关内控建设决策的影响基于决策者注意力分配的实验研究贾延红闫天池【摘要】公安机关内控建设作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关键部分,其决策过程会受决策者参照依赖心理影响。基于前景理论,框架效应可通过改变决策参照点以影响决策结果。因此,运用实验研究法,通过构建公安机关内控建设的决策情景,借助决策者注意力分配的变化程度,可以有效验证参照依赖视角下框架效应对公安机关内控建设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安机关决策者进行本单位内控建设决策时,其注意力分配程度会受框架效应的影响,其中正性框架会产生正向影响;框架效应与参照依赖对内控建设决策结果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框架效应对公安机关内控建设决策的主效应显著,且单参照点更能增强公安机关决策者对内控建设的注意力分配程度。【关键词】公安机关决策者;内控建设决策;框架效应;参照依赖【中图分类号】D035.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 0 9 6-517 6(2 0 2 3)0 2-0 0 17-17【作者简介】贾延红(19 9 4一),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38);闫天池(19 7 0 一),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100038)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我国到二三五年总体发展目标之一,并强调未来五年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是“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各类公共政策持续落实是确保国家基本方略有效实现的关键。自国家治理现代化命题提出以来,财政部便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为财政政策工具,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内控体系,以合理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政府的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 0 2 2 年10 月2 5日,http:/w w w.g o v.c n/x i n w e n/2 0 2 2-10/2 5/c o n t e n t _ 57 2 16 8 5.h t m,2 0 2 2 年11月14日。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相关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的过程。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原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基础上,财政部相继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财会【2 0 16】11号)等文件,对单位内部控制的落地实施提出具体要求。2 0 17 年1月,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通过“以报促建”的方式指导督促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18参照依赖视角下框架效应对公安机关内控建设决策的影响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公安机关肩负着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双重职能,其内控建设区别于一般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关键部分。有鉴于此,建立健全公安机关内部控制体系,对于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保障各项公共政策有效执行、提高社会公众信任程度、激发公安队伍活力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内部控制不仅是公安机关有效执行各项公共政策的保障机制,其建立健全也是公共政策的落实过程。并且,该过程会受到外部政策环境、所适用的组织性质、决策者的个体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梳理既往文献可知,当前关于公安机关内控建设的研究往往从组织整体的角度出发,或补充论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的规定盲区,或进一步优化现有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或基于组织管理、经济控制等视角分析当前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诚然,整体主义思维的研究可为公安内控建设提供宏观思路,但却无法对行为背后的心理特征进行深层次分析。基于公安机关的行政领导体制,公安机关决策者的决策行为会影响到内控建设的推进与落实。因此,本文以公安机关决策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决策者行为对公安机关内控建设决策的影响,对于阐明当前公安机关内控建设的微观机理而言十分必要。决策者作为“有限理性”个体,在推进内控建设落实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类因素影响。Kahneman和Tversky提出的前景理论认为,个体的参照依赖特性会使其简化决策过程,排除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从而获得最优解。具体到公安机关内控建设过程中,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内控思想提高到治国理政高度,使内控建设受到更多外部监督,也进一步增加了公安机关决策者进行内控建设决策的不确定性。因此,公安机关决策者会以同级其他部门和本单位既往内控建设情况为参照,找寻内控建设的最优解。换言之,公安机关内控建设决策会受部门参照效应和自身参照效应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参照依赖并非影响决策结果的唯一因素,在个体决策过程中,由于信息描述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框架效应,也会使决策结果有所区别。当公安机关决策者进行内控建设决策时,由于参照信息来源不同、表述方式不一,所造成的框架效应也可能会影响最终决策结果。此外,由于参照点的转换可以解释框架效应,即个体会因框架效应形成不同的参照点,进而影响决策结果。因此,在1公安机关是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行政性和司法性,作为党和人民的“刀把子”,对于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维护司法秩序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双重性使公安机关的内部控制表现为共性与个性共存。这决定了公安机关内部控制的实施不应仅局限于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几乎同质的经济活动,而是要有所调整优化以适应公安机关的现实需求。参见于洪鉴、闫天池:公安机关内部控制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8 年第6 期。参见于洪鉴、闫天池:公安机关内部控制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8 年第6 期;凌华、李佳林、潘俊:政府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协同机理研究一一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为例,财会通讯2 0 2 1年第1期。本文中的决策者,是指“一把手”,即党政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党政机关及其职能部门中的正职。而本文的“公安机关决策者”,就是指公安机关“一把手”,即各级公安机关中的主要负责人,其对本单位的各项事务具有决策权。有限理性是指当个体决策时,受决定问题的可控性、大脑认知的局限性及决策时间的限制,其理性是有限的,此时个体追求决策的满意解。H.A.Simon,“O n H o w t o D e c i d e W h a t t o D o,”Be l l Jo u r n a l o f Ec o n o mi c s,v o l.9,n o.2,19 7 8,Pp.49 4-50 7.参照依赖是指,行为人作为有限理性个体,会以某个既存的心理中立点(参照点)为基准,将决策划分为收益或损失。5D.Kahneman and A.Tversky,“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Econometrica,vol.47,no.2,1979,pp.263-291.部门参照效应是指公安机关决策者将同级其他部门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列人参考范畴;自身参照效应是指公安机关决策者在进行内控建设决策时会参考本单位上一年度的情况。参见贾延红,闫天池:参照点效应对公安机关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一一基于注意力分配的实验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2 年第1期。“框架效应”是指,在决策过程中由于备选项的表述上发生了改变,决策者在最终选择偏好上会发生明显改变。A.Tversky andD.Kahneman,“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oice,Science,vol.211,no.4481,1981,Ppp.453-458.参见徐富明等:得失框架与参照点对公平判断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 0 19 年第4期。819参照依赖视角下框架效应对公安机关内控建设决策的影响参照依赖视角下,考量框架效应与其交互作用对公安机关内控建设决策的影响,对于从微观层面揭示公安机关决策者的心理运行机制而言十分必要。此外,鉴于框架效应及其与参照依赖的交互作用均可能对公安机关决策者微观心理层面产生影响,但其所带来的心理变化较难直观观察,因此,本文借助“注意力分配”的概念以具象化这一过程。通过对注意力分配的变化进行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参照依赖视角下框架效应对公安机关决策者的影响,进而揭示其进行内控建设决策的心理运行机制。综上,本文运用前景理论,借助公安机关决策者注意力分配变化程度,直观考量参照依赖视角下框架效应对公安机关内控建设决策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情景实验,并以具有丰富警务工作经验的公安民警作为被试对象,分别校验由框架效应及其与参照依赖的交互作用所引发的公安机关决策者感知偏差,进而理顺其对内控建设决策的作用机理。本文潜在贡献在于:第一,在研究主题上,已有公安机关内控建设文献多是从公共管理、国家治理等宏观角度出发,本文以前景理论为基础,从公安机关决策者参照依赖心理切人,通过情景实验考察微观个体层面对公安机关内控建设决策的作用机制;第二,在研究方法上,目前相关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文档研究等方法,本文则使用实验研究法,直接测度在公安机关内控建设决策中,决策者的注意力分配变化,从而具象体现参照依赖视角下框架效应对公安机关内控建设决策过程的作用机理;第三,在研究对象上,本文以公安机关决策者为研究对象,从微观心理层面解构内控建设的决策过程,通过相关理论推理与逻辑演绎,揭示公安机关内控建设决策机制,为优化相关决策过程提供一定政策建议。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一)框架效应与公安机关内控建设决策现有公安机关内控建设的相关研究,主要遵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脉络,或对公安内控进行统筹性论证,或从经济业务层面分析内控建设可行性,或从权力控制角度对公安内控展开研究。这些研究虽有助于从组织整体视角审视公安机关内控建设,但却缺乏微观层面的细致刻画。注意力分配是指个体对环境中的各类信息所做的差别处理,本质上是一种选择性认知状态,其动态演变会影响决策的方向、频率和结果。参见孙柏瑛、周保民:政府注意力分配研究述评:理论溯源、现状及展望,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 0 2 2 年第5期。情景实验是指通过创造随机的虚拟情景来进行因果推断的研究方法。A.Herman andK.J.Bradley,“Be s t Pr a c t i c e R e c o mme n d a t i o n sfor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Experimental Vignette Methodology Studies,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vol.17,no.4,2014,pp.351-371.参见王旭东、马跃忠、李琨宇:“互联网+警务”背景下公安机关内部程序控制模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3版)2 0 16 年第2 期;于洪鉴、闫天池:公安机关内部控制研究态势分析一基于CNKI文献数据,公安学研究2 0 18 年第5期。4参见魏红运:对现阶段首都公安经费保障工作的若干思考,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 0 17 年第2 期;马畅、程乃胜:论公安机关内部审计发展现状及建议,当代会计2 0 18 年第9 期。参见刘茂林:警察权的合宪性控制,法学2 0 17 年第3期;余晓龙:环境警察权的制度再造与功能优化一一以环境风险防范为指向,山东社会科学2 0 2 2 年第1期。20.参照依赖视角下框架效应对公安机关内控建设决策的影响事实上,公安内控建设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执行效果与决策者的认知情况息息相关。从神经科学理论来看,个体进行决策时的信息比较过程属于大脑内部秩序;个体会根据外部动机来对信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