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大众文艺一、绪论殡葬行业是国产电影较少触及的题材之一,尤其还作为国人极忌讳的题材,《人生大事》的故事却此以为切入点,描绘了一段平凡小人物们的生活和成长故事。与传统的喜剧相比,“殡葬”题材的喜剧电影相对冷门,然而《人生大事》以其独特的艺术处理方式挖掘到了这个冷门题材中独特艺术价值,不仅展现了特殊行业的容貌,而且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展现真实的人性和社会风气。这么一个特定题材的电影,能够实现其商业价值,并非观众对主流题材影视作品的视觉疲劳,而是恰恰说明了《人生大事》的艺术处理手法和商业包装模式契合观众和市场的需求。让冷门题材电影符合国人主流审美,是殡葬题材乃至所有冷门题材电影的必要举措。首先,殡葬行业电影中的强边界化是人为界定的,虽然大部分殡葬题材电影都有着极强的记录性和专业性,但是在具体的艺术叙述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主题和表现方式,否则就失去了表现特定主题所带来的独特艺术色彩。其次,对于表现殡葬题材所附加的一系列艺术手法不能完全脱离现实,附加的情感元素和叙事手法应该具有现实主义。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殡葬题材电影,就能总结出殡葬题材电影创作的方法论。二、艺术处理分析冷门题材电影在影视艺术史和影视艺术的整体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冷门题材电影的制作和顺利上映乃至实现其商业变现,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出了大众审美的变化趋向。大众对于殡葬题材电影这一特定类型电影接受度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与导演艺术处理的应用、电影视觉技术的成熟、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演员表现力度的呈现等多个因素息息相关。1.边界模糊《人生大事》的艺术表现方式不同于以往的殡葬题材电影。与日本殡葬题材电影《入殓师》不同的是,《入殓师》记录了殡葬行业入殓师的种种经历,主角从一个演奏家到入殓师,从刚开始的反感和拒绝到后来的接受与认可,这种带有记录性和为我们非常直观展现出殡葬行业从业者的方方面面,而《人生大事》则是融入了更多社会化的元素,将单一题材所限制的作品内核尽可能地拓宽,尽量去模糊殡葬题材电影的边界,去挖掘影片所表达的更多可能性。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影视作品追求的是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化,采用非传统的混搭方式,以似是而非的模糊感取代准确的清晰感,以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杂乱取代明确的边界,形成多元化的艺术风格[1]。与国内《哀乐女子天团》《吉祥如意》等优质影视作品不同的是,《人生大事》用极其戏剧化的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