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JournalofGuangdongPolytechnicNormalUniversityNo.1,2023人类学如何观察社会——四十年田野调查自白周大鸣(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核心研究方法。人类学是一个将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结合起来研究人类的学科,田野调查是通过在实地参与当地人的生活过程中,对观察与体认获得的材料,进行归纳总结的调查过程。田野调查既可以进行定性研究,也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观察与感知具体的社区是进行田野调查的主要路径。通过田野调查的一些案例与片段可以使学者更好地理解田野调查的方法。关键词:田野调查;人类学方法论;社会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764(2023)01-0033-08收稿日期:2023-01-05作者简介:周大鸣,博士,云南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一、引言田野调查与研究者的人生经历是高度关联的,所以写田野调查的文章,开头最好提一提个人的经历。每个人的经历可能不一样,但怎样使经历能够融入到学习与研究之中却是很重要的。笔者这一代人基本是在“文革”这段时期读书,受到的正规教育相对比较少,但好在那个时候我们在乡村里也能碰到一些好的老师,虽说当时碰到高水平的老师并不容易。那个年代满了16岁,我们就作为知识青年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了。我们在人民公社干过农机厂也干过生产队,与现在的学生相比有很多不同的经历,对农业和工业大致都了解一些。虽然以前的生产比较落后,但基本类型和现在还是差不多的,我们当时也是要开铣床和车床的。具体工作的劳动实践经历比较多,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相较之后在学校中准备高考的学生之间最大的差别,我们进行田野调查时比较得心应手与这可能有很大关系。1977年恢复高考,笔者很幸运进入中山大学历史系的考古专业。幸运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恢复高考第一年就能够顺利入学;二是中山大学处于广州,入学后不久广东就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这是难以预料的。当时毕业包分配,笔者选择留校当老师,从1982年1月到现在已经40年教龄了。刚留校的时候不同专业的四个老师住在一个宿舍,条件很差,但这也形成了另一种机会,笔者请他们每个人推荐一本各自专业的基础性专著。那段时间我们对临近学科的基础知识都做了大致的了解,这是一个扩大知识面的过程,以今天的话来说这是跨学科交流的起点。人类学是研究人的一门学问。其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