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就业与保障2023.2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机制创新研究文/方朋钦摘要:新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方式更加活跃、个性鲜明、自我表现意识更强,再加上处于青春期,其心智尚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弱,对大学生进行单一说教的效果弱化。文章以福建省内不同层次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剖析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机制建设现状及协同育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构建了“党建+思政育人引领、导师多维联动、校内外联动、强化校内外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环节的细化落实”四位一体的实践育人创新机制,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政育人。关键词: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创新机制;立德树人“青年富有朝气,青年有理想,民族就有希望,国家就有前途。”高校决定着青年步入社会后走得远不远,决定青年未来的走向,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起到铸魂育人的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朝气蓬勃,是青年群体优秀代表,大学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思政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扣好步入社会的“第一粒扣子”,对培养其正确“三观”,塑造完善人格,意义重大[1]。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政理论课的一部分,也是高校立德树人、把好知行合一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新时代,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各种网络思潮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做好学生思政教育,创新实践育人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机制建设现状为了解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机制建设情况,本文选取了福建省内不同层次的8所高校,以问卷调查形式,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2份,回收有效率为93.2%。问卷共设置5个问题:你认为思政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有必要吗、大学生对思政课考核方式认知情况、你认为如何提高思政素质有效性认识、学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应开展哪些活动、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你认为思政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有必要吗”的调查结果显示,47.5%的学生认为思政理论与实践教学一样重要;31.5%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重要;12.9%的学生认为理论教学比实践教学重要;8.1%的学生并不清楚哪个更重要。针对“大学生对思政课考核方式认知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61.6%的学生认为应通过开卷方式进行思政理论课考核,且加入实践内容;13.2%的学生认为应该通过闭卷考试方式进行思政理论课考核;8.8%的学生认为应通过课程论文形式进行思政理论考核;16.4%的学生认为应通过小组课堂专题展示方式进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