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冈方言中“呱”“嘞”——...论湖南方言中的“咖”“哒”_肖子珺.pdf
下载文档

ID:2733631

大小:1.60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武冈 方言 湖南 中的 肖子珺
讨论与争鸣128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武冈方言中“呱”“嘞”兼论湖南方言中的“咖”“哒”肖子珺【提 要】“呱”“嘞”是湖南方言中存在较广的动态助词,虽各地读音不同,但用法却大同小异,文章就从武冈方言中的“呱”“嘞”说起,探究词源,通过湖南不同方言点中这两个动态助词用法的对比,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合理推测。【关键词】动态助词 呱 嘞 完成态 已然态武冈市位于湖南省西南方,历史悠久,县志可以追溯到西汉文帝时期。武冈市与邵阳市、新宁县、城步县、绥宁县、洞口县、隆回县接壤,其中邵阳、新宁、隆回南部、城步、洞口东部属于湘语区中的娄邵片,绥宁北部、隆回北部、洞口大部分地区属于赣语区。武冈虽属于湘语区,但其声调系统属西南官话系统,严格来说是处于湘语和西南官话间的过渡性方言,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武冈城区、龙溪乡、大甸乡、安心镇、龙田乡以及湾头镇部分村,上述地区的方言口音被称为“城里话”。虽然武冈境内语音差异明显,但是词汇语法基本一致。其中,当地特殊的动态助词发挥着重要的语法功能与语用意义。因此本文就以“城里话”为研究对象,阐述武冈话中两个重要的动态助词“呱”和“嘞”的用法。(本文中的动态助词范围较广,不仅包括用在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后表示动作发生、完成、变化的动态助词,还包括在形容词,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后以及具有动态意义的虚词。)一、“呱”在武冈话中,“呱”主要充当动态助词,常跟在动词、形容词后表完成态、经历态,也常用于特殊句式中,含有命令、驱使的意思,有加强语气的作用。(一)完成态 武冈方言中,呱主要表示完成态,接在含有“消灭、排除”等意的动词、动词短语后,表示行为或变化已经发生。(1)他刚下课就横呱。(他刚下课就走了。)(2)我要吃呱饭再横。(我要吃了饭再走。)(3)咯滴菜老呱。(这些菜老了。)(二)经历态“呱”也可以表示经历态,用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后表示经历或发生过某事,也可以表示可能将要经历发生某事,强调结果。(4)他同你冈呱滴莫伽?(他和你说过些什么?)(5)前腻才落呱雨。(前天才下了雨。)(6)快滴吃,慢子切呱。(快点吃,等下凉了。)(三)格式要求 1.当谓语后面有宾语时,呱在谓语和宾语之间。假如是动宾结构的词,就把“呱”放在动词后,将其拆开。(7)我吃呱一餐饭。(我吃了一顿饭)(8)我看呱一场电影。(我看了一场电影)(9)他今腻才洗呱澡。(他今天才洗了澡)2.当谓语后有补语时,呱必须放在补语的后面。时量补语、动量补语、程度补语除外,一般采用“动词+呱+时量补语/动量补语/程度补语”的形式。(10)满姑作业要写完呱,她妈妈才准她去耍。(满姑作业要写完了,她妈妈才准她去玩。)(11)咯次考试太难咧,但是我全部写对呱。DOI:10.14014/11-2597/g2.2023.01.010讨论与争鸣 129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这次考试太难了,但是我全部写对了。)(12)咯本书我看呱三天/到咧。(这本书我看了三天/遍了。)(13)菜自烧呱滴滴子。(菜只烧糊了一点点。)但是有时候也会出现“谓词+呱+补语”这种情况,是为了突出强调谓词部分,一般不常见。(14)他胆子蛮细格,今腻老师提问他还站呱起来!(他胆子很小的,今天老师提问他还站起来了!)3.呱还可以用于祈使句、把字句,用于祈使句有加强命令语气的作用,用于把字句有加强处置意的作用。(15)快滴吃呱饭!就横!(快点吃完饭!就走!)(16)你自把灯关呱就是嘞。(你只把灯关了就行了。)(17)你就把茶吃呱嘞啊?(你就把茶喝完了?)4.在紧缩句中,可以有两个“呱”,但用于连动句和兼语句中,一般只能有一个,且加在最后一个动词后。(18)老鼠药吃不得,吃呱就死呱!(老鼠药不能吃,吃了就会死!)(19)老师噻起杯茶吃呱。(老师倒了杯水喝了。)(20)我告诉呱你要好好读书!(我告诉了你要好好读书!)连动句中的“呱”表示前一动作发生后再进行后一动作,前一动作的发生是后一动作发生的条件。(四)特殊用法 “呱”还可以用于“谓词+呱+数量短语”表示预期偏离的程度。(21)算咧算咧,只短呱寸把子。(算了算了,只短了一寸左右。)(22)你也只比别个高呱滴滴子。(你也只比别人高了一点点。)二、“嘞”“嘞”可以充当动态助词也可以充当语气词,这里只讨论动态助词的情况。武冈方言中,“嘞”表示肯定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属于已然态。1.有成句的作用,常位于句末,与普通话中的“了2”类似。(23)落雪嘞,吃饭嘞。(下雪了,吃饭了。)2.可以用在谓词性词语后表示情况即将发生变化,句中有相应的时间词对应。(24)火车要开嘞。(火车要开了。)(25)你姆妈要回来嘞。(你妈妈要回来了。)3.用在一些动词、形容词后面,用于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或评价,一般暗示事情有不好后果的语气。(26)他冇晓得做生意,就亏本嘞。(他不知道做生意,就亏本了。)(27)他上课不听课,成绩就变差嘞。(他上课不听课,成绩就变差了。)(28)我老呱嘞,冇得事做嘞。(我老了,找不到工作了。)三、“呱”与“嘞”的联用在武冈方言里“嘞”很少单用,经常与“呱”联用,一般有“呱嘞”和“呱嘞”两种组合形式。1.“呱嘞”常跟在动词,形容词后,位于句末。“呱”主要表示事情已经发生,表完成态,嘞则肯定事情已经完成或将要出现变化。(29)我吃呱嘞。(我吃过了。)(30)柑子熟呱嘞。(橘子熟了。)(31)莫催莫催,来呱嘞来呱嘞!(别催别催,来了来了!)2.“呱嘞”则常搭配“谓语+呱+宾语/补语+嘞”表示某个事情已经完成或还将继续进行下去。(32)快滴去,他哩横呱好远嘞。(快点走,他都走了好远了。)(33)他吃呱两碗饭嘞。(他吃了两碗饭了。)3.“呱嘞”“呱嘞”和单用“呱”相比,两者有语气上的差异,后者表示的语气更加强烈,加上“嘞”会更加舒缓。一般而言,武冈方言中出现“呱”时的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加上“嘞”,不加一般也不会产生歧义,但是会显得有些短促,奇怪;在语义上,前者强调事情已经完成,突出完成,后者更强调讨论与争鸣130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事件的结果。(34)我吃呱三碗饭。(我吃了三碗饭。突出吃的是三碗饭)(35)我吃呱三碗饭嘞。(我吃了三碗饭。突出吃三碗饭这个行为完成)(36)我吃呱饭嘞,你还冇得吃啊?(我吃了饭了,你还没有吃吗?强调动作的完成。)(37)你吃呱滴幺格?我吃呱饭。(你吃了点什么?我吃了饭。强调结果,我吃的是饭。)四、湖南方言中的“咖”和“哒”完成义标记的助词“呱”“嘞”在湘方言中有广泛的分布,它们的语音和用法均存在差异。长沙等地读作“咖”“哒”。笔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点中主要表完成态的动态助词和武冈方言中的用法情况相对比。根据李蓝(1994)的相关研究,常德属于西南官话区,长沙和双峰属于湘方言区,而武冈和邵阳则属于湘方言和西南官话之间的混合型方言。周振鹤、游汝杰(1985)认为常德、长沙分别是西南官话和湘北方言的标准点。双峰、武冈、邵阳都属于湘南方言,其中双峰是典型的湘南方言,但武冈、邵阳还受到了西南官话的影响,因此邵阳方言和武冈方言是西南官话和湘南方言的混合。表1“咖”的用法对比完成态已然态进行态持续态(湘南+官)武冈呱(经历态)(湘北)长沙咖(湘南)双峰吤(经历态)(官)常德啊(经历态)(湘南+官)邵阳嘎(经历态)通过对表 1、2、3,我们可以发现,“咖”在各地方言读音不同,但是功能大致相似,都可以表示完成态,但是长沙方言中“咖”不能表示已然态,其余的可以表示已然态中的经历态。长沙方言中“哒”的功能最多,其次是常德方言,双峰话中的“哒”可以表示完成态和已然态中的非经历态,相对于常德话还少了表示经历态的功能。武冈方言中“嘞(哒)”的功能是最少的,仅表示已然态中的非经历态,这也是上述方言点中“哒”的共同功能。武冈方言中表完成态和已然态中经历态的功能分担给了“呱(咖)”,还有其他助词分担了表持续态的功能,武冈方言中的“嘞(哒)”仅表示已然态中的非经历态。此外,双峰话和长沙话中的“哒”和“咖”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相互替换,这是其他方言中没有的。根据伍云姬(2006)的研究,湘方言中的“咖”“哒”是从动词发展而来的,由于词源的不同,两者在用法上也存在差异:首先,在表完成态时有整体完成和一般完成之分,表完整完成的动态助词的形式一般只能表示完成,不能表示已然态;其次,“咖”和“哒”对于和自己组合的动词也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这表明它们还存在一定的动词意义,但在某些结构中“咖”的选择性已经不强了,这说明其语法意义正在增强。这两点在长沙方言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因此长沙方言中“咖”的功能最少,“哒”的功能最多,在其他方言中便没有这么典型,虽然在常德话和双峰话中也存在,但是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在武冈方言和邵阳方言中“咖”在表完成态上并无整体完成和一般完成之分,“哒”也不能表示完成态。夏俐萍(2021)认为老湘语的“咖”相对于湘北方言中的“咖”,语法化程度更高,如湘语武冈双牌方言的“呱”。因此笔者推测,随着语法化程度加深,“咖”会承担全部表完成态的功能,“哒”的功能会缩小。根据上述研究,我们发现“哒”表完成态的功能逐渐由“咖”替代使用的现象。由此,我们可以进行合理推测,湖南方言中的“哒”可能会表2“哒”的用法对比完成态已然态进行态持续态(湘南+官)武冈嘞(非经历态)(湘北)长沙哒(非经历态)(湘南)双峰哩(非经历态)(官)常德哒(湘南+官)邵阳哩(非经历态)表3“咖”“哒”联用用法对比完成态已然态进行态持续态(湘+官)武冈呱嘞/呱嘞(湘)长沙咖哒/咖哒(湘)双峰吤哩/吤哩(官)常德啊哒/啊哒(湘+官)邵阳嘎哩/嘎哩讨论与争鸣 131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逐渐把表示完成态的功能全部分给“咖”。另外,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普通话里的许多语素渗透进方言,比如“完”,“完”就很可能会取代“咖”的整体完成的意思,“咖”会和表示部分完成的“哒”合并成一个表示完成的动态助词,加上“完”就表示整体完成。由此,“哒”就只剩下表已然态情状的功能了。五、结语基于上述研究,我们发现武冈方言中的“呱(咖)”可以表示完成态和经历态,“嘞(哒)”只能表示已然态中的非经历态,但在长沙、双峰、常德方言中,“哒”承担的功能相对较多,“咖”的功能则相对减少。表完成义的“咖”和“哒”虽在湖南方言里广泛分布,但是由于词源和各地语法化程度的不同,“咖”和“哒”在各自用法上存在差异,在不同地域之间也存在差异。“咖”和“哒”的词源尚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湖南境内的“咖”由是同一词演变而来,“哒”亦如此。笔者通过对典型方言点中“咖”“哒”共时的研究对比,发现在湘北方言、西南官话、湘南方言,以及混合型方言点中,“咖”的语法化程度逐渐加深;随着普通话的逐步推广,普通话中大量语素渗透进方言,可能会代替“咖”表完整义的功能,并由此合理推测“咖”会逐步分担“哒”的完成态功能,“哒”的功能将呈现减少的趋势。参考文献鲍厚星、颜 森 1986 湖南方言的分区,方言第 4 期。李冬香 2003 从湖南、江西、粤北等方言中的“咖”看湘语、赣语的关系,语文研究第 4 期。李 辉 2020 湖南邵阳(市区)话中的动态助词“咖”“倒”“起”研究,黑河学院学报第 10 期。李 蓝 1994 湖南方言分区述评及再分区,语言研究第 2 期。李康澄、洪嘉榕 2019 长沙方言音系研究综述,现代语文第 12 期。彭逢澎 1999 湖南方言“咖、嘎”等本字即“过”考,语言研究第 2 期。武冈县志编纂委员会 1997 武冈县志,中华书局。伍云姬 1996 湖南方言的动态助词,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伍云姬 2006 湘方言动态助词的系统及其演变,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夏俐萍 2021 湘语完成义标记“咖”“哒”的分途与交汇,中国语文第 2 期。言 岚 2008 醴陵方言中的“咖”和“哒”,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2 期。周振鹤、游汝杰 1985 湖南省方言区划及其历史背景(首次文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 期朱 莉 2009 双峰方言中的“吤”和“哩”,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第 6 期。(通信地址:410081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