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前哨·2023年3月下传播方法谈话类节目最先在西方出现,其英文名为“Talkshow”,因此也被称作脱口秀节目。这种节目主要特点是没有预先准备脚本、内容完全由主持人和嘉宾脱口而出,依靠节目成员即兴发挥给观众带来观看体验,同时还具备一定的表演性质,故被称作为“秀”。这种脱口秀节目在广播媒介时期便存在了,时至今日,虽然媒介形态发生了许多变化,但这种节目形式依然被广大观众喜爱着。在我国,谈话类节目的形式较多以访谈的形式出现,如《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超级访问》等。早前的访谈节目虽访谈对象多元,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了各个行业,但这种一对一的访谈仍然是过于单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观众能够接触到的节目内容与样式也越来越丰富,自然也就对于访谈类节目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跨文化传播走入节目制作的视野,文化类访谈节目应运而生,并且逐渐从一对一的访谈形式走向了更贴近生活的多对多的会谈形式。一、文化会谈类谈话节目的发展2014年7月,韩国JTBC电视台制作的《非首脑会谈》节目播出,引起热烈反响。该节目的主要形式是邀请十几个居住在韩国的他国青年齐聚一堂,参照会谈的形式,对于某一话题进行探讨,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青年人对于某一话题的思考。根据韩国视频网站的统计,该节目成为了当年韩国点击率最高的综艺节目。不仅如此,在韩国相关专业人士的评选中,该节目也荣获第一。自此迎来文化会谈节目热潮。2015年3月,土耳其引进韩国《非首脑会谈》,将其打造为土耳其版播出。土耳其版《非首脑会谈》邀请了来自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韩国、美国等国家的青年,在环节设置上仍采用了韩国版。随着韩国与土耳其《非首脑会谈》节目受到广泛关注,江苏卫视随即引进版权,打造了中国版的电视文化会谈节目,命名为《世界青年说》。该节目基本设置仍沿用了韩国版,于2015年4月首播,两年后停播。与此同时,湖北卫视《非正式会谈》播出,在环节设置方面与其他节目无较大差异,也邀请各国青年就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2016年10月,窦文涛推出《圆桌派》节目,对于包罗万象的话题开启圆桌会谈,其邀请的嘉宾不一定是不同国度的青年,而是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的作家等。该节目由嘉宾就某一话题进行自由讨论,各位嘉宾分享其个人的看法和观点,在讨论中将节目推向结束。节目流程看起来松散随意,但其会话内部“形散而神不散”。会谈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开端、主体和结尾。二、文化会谈节目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