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an.2023第35卷第1期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SocialScienceEdition)Vol.35No.1DOI:10.3979/1673⁃8268.20220821002引用格式:高洁.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传播的三重途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57⁃162.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传播的三重途径∗高洁(福建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摘要:网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传播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目标,同时要求借助网络红利做好对外传播和国际传播工作,因此“理论掌握群众”“群众掌握理论”和“讲好中国故事”的三维需要共同规定并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有效进行。正因对满足思想武装需要、生活实践需要和国际传播需要的追求,“理论掌握群众”“群众掌握理论”和“讲好中国故事”便构成了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传播的新途径。结合上述三维需要,以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途径、传播内容等要素为着眼点,剖析当前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传播的现实实践,并进一步抽象出具备可借鉴性的具体途径。借助网络时代的特点与优势,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着力优化三重途径、努力实现三种需要,将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有效性。关键词: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有效性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23)01⁃0157⁃06“任何一个活动的发生和发展都是与一定的需要相联系。”[1]在网络时代,人民群众和实践活动均展现出独特的新需要,这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传播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传播仍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目标;另一方面,又要求充分借助网络红利做好对外传播和国际传播工作,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国际地位。因此,实现“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的良性互动,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国际传播力,便成为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传播的具体需要。是否实现了相关需要,既是判断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也是影响到能否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传播的关键。在这个意义上,实现“理论掌握群众”“群众掌握理论”和“讲好中国故事”便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