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经/2023年4期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3.04.013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概述□尹秀波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针对农村发展提出的策略,自提出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均根据自身资源特色探索振兴之路。受城市化进程影响,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失严重,土地利用率大幅下降,土地流转是必然趋势,是历史选择。文章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论述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探究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策略,希望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关键词:乡村振兴;土地利用率;土地流转;农村经济文章编号:1004-7026(2023)04-0048-03中国图书分类号:F321.1;F323文献标志码:A(农安县合隆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长春130216)近年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推动城市经济也随之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导致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劳动力的逆流也让农村地区极度缺少劳动力,多数地区的土地仅由老人坚持耕种,甚至有地区出现农村土地因无人耕种大面积撂荒的情况,造成土地浪费,也极大程度抑制了农村经济发展[1]。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土地,国家提出土地流转政策,并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倡导。1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1.1增加农民收入国家提出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村发展大有裨益,其最为显著也最为关键的影响是能为农村家庭带来更多收益,增加农民收入。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方式是家庭经营,受生产技术手段的制约,需要家庭中的全部劳动力参与到土地耕种中。同时,农民无其他谋生和创收的途径,将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耕作劳动中。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农民到城市务工能获得更多经济收益,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这也导致我国农村地区出现前所未有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骤减,土地荒废情况也从无到有、从轻到重。荒废的土地在农民手里是资源浪费,如果将其进行流转,农民既可以从中获得土地的让渡收益,又不耽误进城务工赚钱,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在现有经济收入的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此外,土地大规模流转后,也有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激发土地活力,提升土地价值,进一步增加土地效益,土地价格也自然随之上涨,对作为转让方的农民而言,也可以在土地流转中获得更大利益。1.2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示,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黑土地。我国土地面积尤其是肥沃土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