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商科背景下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_高聪.pdf
下载文档

ID:2731567

大小:1.88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新商科 背景 投资 专业人才 培养 路径 研究
人才培育 1422023 年第 04 期Shanxi Youth新商科背景下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基金项目:怀化学院 2020 年校级教改项目 新商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投资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路径研究(怀院教发 202013 号)。高 聪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摘要:随着信息时代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商科人才已不满足时代社会发展需求。因此,结合新技术、新理念变革传统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新商科投资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探讨新商科丰富内涵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与评价新商科背景下企业对投资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最后提出,应从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优化师资队伍、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加以改革与完善本科院校投资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关键词:新商科;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被广泛应用,且已渗透到金融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企业和社会对高校人才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相应的也对金融投资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然而,传统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忽略学生的技术应用、数据处理等综合能力,导致培养的人才往往缺乏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处理商业活动的意识与能力,难以与企业和社会需求相匹配。因此,作为培养人才摇篮的本科院校亟需突破原有束缚,改变其传统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新金融复合人才。一、新商科的内涵关于新商科的内涵,普遍认为它属于“新文科”理念下开展的经管类教育新概念。范露华和林娟(2021)1指出,将计算机、数据科学、文学、法学等学科与传统经管类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产生新标准、新模式、新体系、新范式,聚合形成了新商科人才培养的逻辑理论、内涵框架和实施体系。张国平(2022)2提出,新商科人才的关键在“新”,表现为“新思维、新理论、新工具、新能力”。陈雪阳(2020)3则认为,新商科是在传统商科基础上进行学科交叉重组,融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类课程,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进行综合的跨学科教育。齐佳音等(2019)4指出,在新教育理念下,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新课程体系、新教学模式和新教学平台,培养出了时代急需的新商科人才。综上所述,新商科是在传统商科的基础上,破除校企、校校、校地、学科间边界,吸收、引进和重组含新理念、新思维、跨学科的课程资源,重塑反映新技术、新方法、新规则的教学体系,引进和培养掌握新工具、新技能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构建多方协同的综合实践实训基地及新人才输送桥梁,培养符合数字经济时代特征和掌握新技能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复合型的人才体系。二、新商科背景下投资学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为深入了解信息时代商科人才需求,以期为本科院校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本文设计了题为新商科背景下投资学专业人才需求调查的问卷。(一)调查问卷设计、调查对象与方法本次调查问卷结合市场需求、投资学专业特点,借鉴陈晓芳等(2021)5相关研究以及相关网络调查问卷进行拟定。内容涉及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调查;第二部分为企业人才需求调查;第三部分为企业对新商科人才专业知识、能力、素质需求和评价及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通过随机抽样向投资学、财管、电子信息工程等不同专 人才培育1432023.042023 年第 04 期Shanxi Youth业的企事业单位就业者在线发放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 104 份。被调查者中有 32 69%属金融业,6 73%属于贸易行业,60 58%属于其他行业(如制造业、电子行业、互联网行业等)。(二)新商科背景下企业对投资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从新商科优势来看,“具备新思维”和“擅用新工具”位居榜首,说明更新固有观念,掌握大数据分析等新工具极其重要;从企业对新商科投资专业人才培养学科融合期望来看,前两位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和“金融科技”,其次是“商务法律”和“经济金融类其他专业”。这说明新商科人才培养需融合本学科不同专业以及其他交叉专业,特别是社会亟需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专业;从企业对新商科投资类毕业生的外语、计算机以及法律法规掌握程度的期望来看,单位普遍希望毕业生拥有四六级证书,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和更多经济金融类法律法规;从企业对新商科投资专业毕业生的能力期望看,金融类职业证书和吃苦耐劳精神摆在首位。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其团队、服务、沟通等交往技能和身心健康等个人素质(具体细分指标及其占比见图 1)。图 1 新商科背景下企业对投资学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及结果(三)新商科背景下企业对投资学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需求与评价从企业对新商科背景下投资学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要求来看,企业更看重其专业基础知识、服务和营销意识、金融类资格证书。当然,对实习经验、礼仪知识和商科法规知识也有一定要求。而从其专业知识评价来看,企业对该专业学生的服务和营销意识、实习工作经验相对满意,但其职业资格、专业基础知识与企业期望值还存在一定差距。从企业对新商科投资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与评价看,企业较看重个人的沟通表达、业务处理、专业学习和创新创业等能力。这些能力大部分符合企业期望,并在逐步提升与强化,但其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还有待加强。从企业对新商科投资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与评价看,企业较看重毕业生的团队精神、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身心健康、职业操守、遵纪守法、人文素养,且这些综合素质也越来越符合企业的需求。三、新商科背景下本科院校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一)优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课时为明确新商科投资人才培养目标,本科院校投资学专业应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可将投资学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其中,公共能力培养课程模块包括价值判断、信息处理、身心调适、语言沟通、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等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培养课程模块包括投资分析、策划、运营和综合实践等能力培养;发展能力课程模块包括证券投资、项目管理、创新创业实践、银行业务和理财规划、交叉学科学习和运用等能力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渐加大实验实训和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比重。同时,改革考核方法,并邀请其他企事业单位共同探讨培养方案,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对金融投资类人才的需求变化。(二)更新课程内容,丰富教学资源以往的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的内容重叠、冗 人才培育 1442023 年第 04 期Shanxi Youth余,缺少跨专业、跨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未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培养。因此,应在专业基础课(例如统计学、西方经济学、金融学等)和专业主干课(例如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实务、物理沙盘、金融投资综合实训等)的基础上,结合本科院校的层次定位和社会需要,进一步扩充模块化课程,与时俱进,加入新金融热点课程。如增加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商、Python 语言、区块链金融、大数据技术及应用、金融科技、金融模拟实操以及其他交叉学科(例如计算机学、文学、法学、新媒体等学科)课程。同时,进行校校、校企融合,共建数字经济产教融合联盟,建立含权威专业教材和适合本院校学生的自编教材、配套辅助书籍和光盘音像资料等完整课程教学资源和精品课程网站,共享优质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并利用国泰安金融模拟系统、同花顺金融实训系统、跨境电商实训平台、大数据实训系统等提升学生在投资分析与策划、商务处理、数据应用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强化商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三)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能力与质量高校教师绝大部分源于应届毕业硕士或博士,缺乏企业实践经验。而行业师资引进难度大,且同时具有信息技术、商科学历背景的教师较稀缺,难以形象具体地给学生传授行业实操知识,无法使人才供给端(学校)与人才需求方(企事业单位)良性匹配。因此,应完善优化新商科师资队伍建设。第一,开展系统的教师岗前培训和其他相关技能培训。充分发挥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围绕主干课程及相关研究领域,进行相应教学、科研交流;第二,鼓励专业教师“走出去”。一方面,鼓励教师定期到各类金融机构或其他相关企业挂职或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至少一个月),重塑知识体系、学习新教学工具、增强业务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高校的合作。鼓励教师去国内外其他高校进行访学与交流,提升其学历或专业知识,吸收与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利用“翻转课堂”“MOOC”“SPOC”等现代信息教学手段,通过 QQ 群课堂、腾讯会议、钉钉等连线业界校友、教授、企业专家,实行“云互动”,增强课堂趣味性和体验感,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完美结合;第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原有学术梯队基础上,通过柔性方式聘请高校交叉学科高层次人才、金融机构或行业优秀对口导师、创新创业导师等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完善现有师资队伍。同时,联合培养一支掌握实验实训、创新创业、学科竞争、课题研究等相关技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四)校企协作,共育高素质人才首先,本科院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构建金融仿真模拟实训室,引进或自主研发金融实操模拟软件及其他相关的模拟实训系统,并开设创新创业、Python、大数据等实践课程,加强沙盘模拟演练;其次,加强校企合作,搭建演练平台和实践基地。与国泰安、方正证券、投资公司等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全面推进“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模式。组织学生去企业实习,提升学生的业务技能、职业素养和团队意识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并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再者,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双创项目、大学生创新性研究,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挑战杯”、电子商务大赛等。通过团队协作,结合专业知识与最新行业资讯,提高其发现、分析实际问题、投资应用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交际技能和创新意识等,提高其综合能力。四、结语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大潮下,本科院校新商科人才的培养应立足当下,适应社会需求,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引进不同学科背景的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学校要注重学生业务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和业务操作能力训练,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大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其他发展能力的多技能人才,为社会培养既掌握本学科知识、能力,又具备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既有业务素质,又具备法律、道德等核心素养综合型人才。参考文献1 范露华,林娟 地方本科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4):140-1442 张国平 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与实现路径 J 中国高等教育,2021(2):43-44,503 陈雪阳 新商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四力三驱”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2):1-34 齐佳音,张国锋,吴联仁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商科教育变革 J 中国大学教学,2019(Z1):58-625 陈晓芳,夏文蕾,张逸石,等 新时代新商科的内涵及“多维度协同”培养体系改革 J 财会月刊,2021(5):107-11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