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9299/j.cnki.42-1837/C.2023.04.0132023年第4期总第210期·社会治理·领导科学论坛THEFORUMOFLEADERSHIPSCIENCE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工程,是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2018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对这项工作作出精确定位、提出明确要求。2018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12个省(市)的50个县(市、区)部署开展试点工作。2019年10月,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将试点县(市、区)覆盖到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数量由50个扩大到500个,推动试点工作进入深化拓展、提质增效的新阶段[1]。对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价值与意义,有学者认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群众中传播的文化阵地,有助于加强农村的意识形态工作[2][3];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基层阵地,有助于解决基层治理中存在的多方主体和协商渠道问题,提升组织动员群众的能力[4]。本文结合具体案例,从基层治理实践角度对县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价值及路径进行探析。一、桐庐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要做法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县域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6个镇、4个乡、181个行政村,是中国民营快递的发源地。《桐庐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县总人口为419217县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价值与路径探析——基于杭州市桐庐县的实践分析张淑云姜浩摘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打通宣传、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基层政府治理视域下,县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可从三个层面推动基层治理创新,进而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党和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升人民思想觉悟和文明素养;发挥基层群众主体性作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杭州市桐庐县是全国首批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之一,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面的经验,具有典型的借鉴和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