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期(总第797期)科学咨询高等教育·169·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政专项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编号:2019SJB128)研究成果;2019年江苏省创业训练一般项目“金科院农业发展学生模拟公司”(编号:201913573107T)研究成果;金陵科技学院2020年学生工作专项课题一般项目“新时代应用型高校辅导员指导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研究成果(编号:JIT-XSGL-202025);金陵科技学院“赢在职场”就业指导工作室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魏鹏(1988.12—),江苏南京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这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人数却在逐年增加。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加上往届待就业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实际需要就业人数预计将超过1000万人。受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2021年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就业目标,这对帮助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顺利开启人生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和事业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部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大学生由于在中小学阶段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他们在进入大学以后,甚至到了大三、大四才开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这导致他们缺少清晰完整的职业规划意识,也不了解各行业岗位对工作人员的具体素质要求[1]。当他们在大四面临就业时,不少大学生由于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找工作时会出现“两眼一蒙、无从下手”的情况,从而出现“就业难”现象。还有一些大学生则逃避就业,选择了“慢就业”。2018年7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2.4%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选择“慢就业”是因为对未来还没规划好。(二)部分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职业认知不清大学生只有对自我有清晰的认知,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从而更容易获得成功的职业生涯和更好的职业发展。但是目前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时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知识结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