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Feb.2023第43卷第1期(总第211期)JournalofBaoji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SocialScienceEdition)Vol.43(SumNo.211)【儒释道与传统文化·张载与关学】DOI:10.13467/j.cnki.jbuss.2023.01.009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传播方式分析*杨阿敏(《中华瑰宝》杂志社,北京100089)[摘要]《白鹿洞书院揭示》问世以来,在东亚社会的教育与理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有研究多集中在《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域外流传与影响,对于此作在本土的传播情况尚付阙如。《白鹿洞书院揭示》的传播主体为官学和私学,传播方式主要有讲学、刻石、刊刻等。透过《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流传,可见理学与教育的互动关系,对于认识理学如何渗透到社会生活各层面提供了一个具体而微的案例。[关键词]朱子;白鹿洞书院;理学;教育[中图分类号]B2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93(2023)01-056-10作为中国书院史、教育史、理学史上的经典文献,《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学规》)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深广,而我们对于《揭示》是如何深入社会生活,如何作用于世道人心的具体路径尚不明晰。已有的研究或注重对《揭示》思想的解析①,或从中探讨朱子的教育理念②,即使是关注其在后世的流传与影响,亦多集中于域外③,对《揭示》在日本的流传及影响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④。关于在本土流传情况的全面研究尚付阙如。现有研究,只有北京师范大学杨雪翠在其2012年的博士论文《圣化与规范———〈白鹿洞书院揭示〉研究》中列有专章《〈白鹿洞书院揭示〉的传播》,共分四节,其标题分别是:“朱子兴学与《揭示》的传播”“朱子门人与《揭示》的传播”“制度推进:宋理宗与《揭示》的传播”“理学东渐:《揭示》在朝鲜和日本的传播”。据此即可见其论述范围不出宋代。本文希望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呈现出《揭示》流衍传播的清晰图景,为理解《揭示》之价值与作用贡献一得之愚。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下。唐贞元中,李渤与其兄涉隐居读书于此,有台榭环以流水,杂植花木,为一时之胜。南唐昇元中建学馆于白鹿洞,置田供给诸生,以李善道为洞主,掌其教,号曰“庐山国学”。后经兵火,屋宇煨烬。宋初,置书院于白鹿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