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创意2023/02“经营位置”,即人们所说的构图、章法和布局,是根据画面的需要,安排调匿形象,通过所说的谋篇布局,来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其正式提出是在南齐(479-502)谢赫的《画品》一书中,但谢赫并没有对此有过多的阐释,并将其排在六法的第五位。而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称:“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1]由此可见,谢赫和张彦远对“经营位置”有不同的理解,存在观念上的差异。前人多是运用画学文献对“经营位置”展开讨论,少有运用墓葬材料分析“经营位置”的。墓葬中的画像多与人民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南齐正处于汉至唐这一时期的中间阶段。因此将墓主像和鞍马、牛车图像纵向分为汉、魏晋、北朝至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经营位置”的受重视程度,进而在墓葬绘画中呈现出不同阶段的不同地位,为谢赫、张彦远二人对“经营位置”的不同理解提供了现实依据。一、墓室壁画中的墓主像墓室壁画类型多样,若综合分析“经营位置”提出前后墓室壁画中对位置经营的差异,则需要庞大的壁画材料作为支撑,实非本篇短文所能企及,因此本节选取墓室壁画中极为重要的主题——纯正面墓主像,探讨谢赫所处的时代前后,墓室壁画中对墓主像位置的经营情况。从而窥探谢赫和张彦远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经营位置”的理解。据笔者统计的情况,汉墓有四座:新安县铁塔山汉墓后壁共有三人,中间一人拱手倚凭的为墓主人形象[2];河北安平逯家庄汉墓中右侧室内壁画,描写墓主人坐于账内,后有侍女,右有男侍和伎乐[3];洛阳朱村汉魏墓,墓主夫妇宴饮图位于墓室北壁西部[4];山西夏县王村墓,横前室东壁中段自上而下第四层右段通幅绘土红色帷账,内端坐一位中年人,此为墓主人像[5]。综上所述,汉代墓室壁画中纯正面墓主像的位置相对比较灵活,但墓主像的构图形式已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格式,即墓主像坐在帷账下床榻上,以其为中心围绕以及食器图像为陪衬。魏晋时期的六座墓葬中,北京石景山魏晋墓,石龛(椁)后壁绘家居图,男性墓主人端坐榻上[6]。辽阳上王家村壁画墓,在右小室正壁上绘主人宴饮图,男主人端坐在方榻上[7];朝阳袁台子东晋墓,主人图绘于前室右龛内,主人坐于账下方榻之上[8];高句丽冬寿墓,西侧室的南壁画有冬寿夫人的肖像,西壁画有冬寿的像[9];昭通霍承嗣墓,北壁正中为墓主人坐像,画得比左右人物大得多[10];德兴里壁画墓,前室北壁西边墓主人幽州刺史坐在账房内的榻上,接受13郡太守和将军的拜见,后室北壁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