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1172-2003鸡白血病检测方法琼脂免疫扩散试验Detectionavianleucosis/sarcomaantigens-Protocolofagargelimmunodiffusiontest2003-03-17发布2003-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媛SN/T1172-2003前言本标准主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物检疫规程手册》(1997)第2.6.12的内容而制定。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奕优、黄运生、杨宝华。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1172-2003引言禽白血病肉瘤复合症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引起的禽类(主要是鸡)多种具有传染性的良性和恶性肿瘤,在自然条件下最常见的是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其次为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瘤、内皮瘤、纤维肉瘤和骨化石等。大多数肿瘤与造血系统有关,少数侵害其他组织。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有鸡能感染。传染源为病鸡和带毒鸡,尤其是带毒鸡在本病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毒血症的母鸡,本身没有症状而生下的蛋常带有病毒,孵出病雏带毒,它再与健康雏鸡接触时可以扩大传染到整个鸡群。先天感染的雏鸡常有免疫耐受现象,它不产生抗肿瘤病毒抗体,长成母鸡后,长期带毒排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后天接触感染的雏鸡的带毒排毒现象与接触感染时雏鸡的日龄有很大关系,雏鸡在2周龄以内感染这种病毒,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残存母鸡生下的蛋带有病毒的比例也很高。4至8周龄鸡感染后,发病死亡数大大降低,10周龄以上的鸡则可以不发病,其蛋不带毒。此病世界各国均有存在,一些养鸡业发达国家,大多数鸡群都感染此病。我国农业部于1992年公布的《进境动物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把该病列人二类传染病名录中。该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是病原学检查,方法有补体结合(CF)试验、抵抗力诱发因子(RIF)试验、表型混合(PM)试验、琼脂扩散试验、ELISA与荧光抗体试验,其中以PM比较准确可靠,是目前世界上检查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用于SPF鸡群的建立和监测,RIF试验可用于鉴定病毒亚群,琼脂扩散试验用于检测鸡体内禽白血病病毒群特异性抗原,操作简便,可作群体疫情监测。SN/T1172-2003鸡白血病检测方法琼脂免疫扩散试验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已知鸽抗劳氏肉瘤病毒抗体,应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鸡体内白血病病毒群特异性抗原。本标准适用于5日龄以上鸡的白血病的检疫、疫情监测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