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7.050X04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2816—2017转基因水稻品系Bt汕优63定量检测方法微滴式数字PCR法QuantitativedetectionofgeneticallymodifiedriceBt63withdropletdigitalPCRmethod文稿版次选择2017-03-30发布2017-04-3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2816—2017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合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雪娇、宗凯、李云飞、孙娟娟、杨磊、郑海松、余晓峰、姚剑。DB34/T2816—20171转基因水稻品系Bt汕优63定量检测方法微滴式数字PCR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转基因水稻Bt汕优63品系微滴式数PCR定量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转基因水稻Bt汕优63品系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检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495.3转基因产品检测核酸提取纯化方法GB/T19495.7转基因产品检测抽样和制样方法SN/T2584水稻及其产品中转基因成分检测实时荧光PCR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转基因transgene将物种本身不具有的、来源于其他物种的功能DNA序列,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使其在该物种中进行表达,以便使该物种获得新的品种特征。3.2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digitalPCR在传统PCR扩增前对样品进行微滴化处理,将含有核酸分子的反应体系分成成千上万个纳升级的微滴,其中每个微滴不含或含有一个至数个待检核酸靶分子。经PCR扩增后,逐个对每个微滴进行检测,有荧光信号的微滴判读为1,没有荧光信号的微滴判读为0,根据泊松分布原理及阳性微滴的个数与比例即可得出靶分子的起始拷贝数或浓度。3.3SPS基因SucrosePhosphateSynthasegene蔗糖磷酸盐合成酶基因(SucrosePhosphateSynthasegene)。该基因可用于判定水稻的物种特异性,在水稻单倍体基因组中为单拷贝。3.4品系特异基因EventSpecificGeneDB34/T2816—20172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转入的其他生物基因,使该生物品种表现新的生物学性状。3.5定量检测Quantitativedetection本标准中所述“定量”及“含量”指样品DNA中品系特异性基因拷贝数与SPS基因拷贝数之比。4方法和原理对于已知或经检测为转基因水稻品系Bt汕优63的样品,采用微滴式数字PCR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