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7.140.10X55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2414—2015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OolongTeaprocessingtechnicalspecification文稿版次选择2015-07-14发布2015-08-14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2414—2015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中徽茶叶专业合作社、泾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标准起草人:夏涛、宁井铭、董永泓、汪时佳、杨学武、李金生、胡正明、张传根、谢其洲、杨春香、宋艳芬、刘平、沈素文、殷建、陈晓兵、陈冠一。DB34/T2414—20151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乌龙茶的加工技术要求和工艺参数。本标准适用于安徽茶区生产的条形和颗粒形两种乌龙茶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5019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颗粒形乌龙茶由采自安徽茶区鲜叶,经萎凋、做青、炒青、做形、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并具有颗粒形状特征的乌龙茶产品。3.2条形乌龙茶由采自安徽茶区鲜叶,经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加工而成,并具有长条形状特征的乌龙茶产品。4分类本标准描述的乌龙茶产品分为颗粒形乌龙茶和条形乌龙茶两大类。5鲜叶要求5.1采摘标准为驻芽2~4叶,要求老嫩均匀,无夹杂物。5.2鲜叶摊晾进厂鲜叶按老嫩分别贮青,摊放在竹匾、篾垫上,摊放厚度为5cm~15cm。DB34/T2414—20152摊放环境的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温度20℃~24℃。6颗粒形乌龙茶加工技术要求6.1颗粒形乌龙茶加工工艺流程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做形→干燥。6.2萎凋6.2.1摊青鲜叶按老嫩分别摊放于水筛或竹匾中,摊叶厚度2cm~5cm。鲜叶含水量较少时,可适当厚摊。6.2.2晒青要求气温23℃~28℃,摊叶厚度1cm左右,中间翻拌1~2次,晒青时间20min~50min。晒青适度的叶子呈轻萎凋状态,叶质稍柔软,叶面光泽消失,叶色稍暗绿,青草气减退,清香初显,手持新稍基部,顶端1~2叶下垂。一般减重率在5%~10%之间。夏季温度较高,可适当轻晒青(减重率5%左右)。而春、秋季节晒青程度可相对加重(减重率10%左右)。6.2.3晾青收回晒青适度的叶子至室内阴凉处摊放晾青,大约1h后开始做青。傍晚采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