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栽培技术规程ICS65.020.20B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38329-2013DB53/T518—20132013-08-01发布2013-10-01实施DB53/T518—2013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旭云、胡学礼、胡尊红、杨谨、郭丽芬、张锡顺、王欣、田志梅。DB53/T518—20131山药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山药生产的产地条件、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整地、种植、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分装、运输、贮存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山药的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山药山药(Dioscoreaopposita)是薯蓣科(Dioscoreaceae)薯蓣属(Dioscorea)一年生或多年生的单子叶缠绕性藤本植物,别名为怀山药、淮山药、土薯、山薯、玉延。山药是一种药、食、菜兼用的作物。3.2零余子指山药植株叶腋间珠芽发生变态而成的肾形或卵圆形气生块茎。3.3根头山药块茎形态学上端存有隐性芽,用来做种繁殖的部分。4产地条件4.1种植环境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海拔900m~2000m。年平均降雨量在800mm~1200mm,年平均气温16.0℃以上。种植地应离工矿企业1km,离医院、生活污染源2km。4.2土壤条件DB53/T518—20132选择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透气、肥沃和松软的壤土或沙壤土,要求上下土质一致。土壤含盐量在0.3%以下,土壤pH值在6.0~7.5之间。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4.3灌溉条件以地表水、地下水和处理后的养殖业废水灌溉,每年每667m2用水量300m3。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要求。5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5.1品种选择选择高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强的山药品种(如:罗茨、富民和武定等地适宜种植白山药,丽江、姚安和建水等地适宜种植长山药,通海适宜种植高大山药,元谋适宜种植脚板山药。)。5.2种子质量选择粗壮、无病虫、表皮无损伤的幼壮龄根头(直径2cm~4cm、长15cm~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