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150B52备案号:19164-2006北京市地方标准DBDB11/T373—2006苏氏圆腹鱼芒pangasiussutchi2006-07-25发布2006-10-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373—2006I前言为保护该品种优良的经济性状及保存其种质资源,避免在推广中混杂,特制订本标准,作为该品种的种质检测和种质选育依据。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华莲、潘志、张黎、柏文东、马立鸣、张孟才。DB11/T373—20061苏氏圆腹鱼芒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苏氏圆腹鱼芒(pangasiussutchi)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主要营养成分、细胞遗传学特性、生化遗传学特性、分子遗传学特性,以及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苏氏圆腹鱼芒的种质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009.3-200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5009.4-2003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T5009.5-200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5009.6-2003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17718-1999鳙GB/T18654.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2部分抽样方法GB/T18654.12-200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3名称与分类3.1学名苏氏圆腹鱼芒(pangasiussutchi)。3.2分类位置属鲇形目(siluriformes),鱼芒科(pangasiidae),鱼芒属(pangasius)。4主要生物学特性4.1外部形态特征4.1.1外形体长,侧扁,背部隆起,具脂鳍。头部扁平略呈圆锥状,吻短,口亚下位。鳃膜与颊部不相连,两眼位于近腹面部。有须2对,1对下颌须,1对口角须。臀鳍基长,从肛门后直达近尾鳍,脂鳍与臀鳍后缘相对。背鳍、胸鳍硬棘坚硬。尾鳍叉形。体表无鳞。体色肉白色,外形似鲨鱼。具前颌齿、下颌齿、腭骨齿及上咽齿,均为密布细小锐利齿。苏氏圆腹鱼芒外形图见图1。DB11/T373—20062图1苏氏圆腹鱼芒外形图4.1.2可数性状4.1.2.1背鳍II,6-8。4.1.2.2臀鳍IV,25-28。4.1.2.3鳃耙数左侧第一鳃弓鳃耙数:20-23。4.1.3可量性状苏氏圆腹鱼芒的不同年龄组可量性状测量数值与比值如下表1。表1不同年龄组可量性状测量数值与比值年龄项目1龄(n≥30)2龄(n≥30)3龄(n≥30)4龄(n≥30)全长(cm)42.10±7.4048.5±6.3268.20±5.6286.1±8.12体长(cm)34.00±7.3038.02±5.8363.90±7.1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