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B05苏州市农业地方标准DB3205/T033-2015代替DB3205/T033-2003水芹生产技术规程2015-12-31发布2016-01-01实施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05DB3205/T033-2015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编写。本标准代替DB3205/T033-2003《无公害农产品水芹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3205/T033-2003相比,主要对水芹生产的范围、产地环境、生产管理措施和生产记录档案作了修订和补充。本标准由苏州市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苏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金林、徐建方、吴正贵、潘复生、黄洁、陈虎根、鲍忠洲、王友俊。本标准于2003年12月制定,2015年12月第一次修订。DB3205/T033-20151水芹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管理措施和生产记录档案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苏州地区浅水芹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331-2006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催芽夏秋季节,通过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促进水芹母茎各节叶腋休眠芽萌发的过程。3.2排种将催过芽的种茎排放到事先准备用来种植水芹的田块中。3.3软化一般在日平均气温降到15℃左右,水芹植株高度达35cm左右时,将全田植株逐一拨起,深栽1次,深度15cm左右,使其下半段在没有光线的条件下变得柔软白净的过程。3.4种茎用作无性繁殖材料的水芹植株茎段。4产地环境应符合NY5331-2006要求。5生产管理措施5.1田块选择应符合NY5331-2006要求。适宜选择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微酸性到中性、土层深厚的粘土田DB3205/T033-20152块,且根据生长与管理的需要,修筑田埂、沟、渠、灌排等设施。5.2育苗5.2.1种茎选择从留种用田块中选取具有品种特征、茎粗(横径)1cm左右、分株较集中的老熟母茎作为种茎。品种宜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且具生长势强、香味浓、纤维少、品质佳市场销路好的品种。如苏州圆叶芹、常熟白芹、玉祁红芹等。5.2.2催芽一般在排种前10d~15d左右进行,方法是种茎割取后,剔除过粗过细部分,扎成直径15cm~20cm的圆捆,切除无芽或只有细小腋芽的梢部。将捆扎好的种茎交叉堆放于无直射阳光处,堆高和直径一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