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B05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T1831—2020青稞原种繁殖技术规范2020-11-12发布2020-12-31实施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63/T1831—2020I前言本规范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规范由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本规范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姚晓华、吴昆仑、姚有华、白羿雄、安立昆、李新、李洁。本规范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DB63/T1831—20201青稞原种繁殖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青稞主推品种的原种繁殖的术语和定义、原种生产、室内考种要求、繁殖条件、种子质量检验、收获、包装与贮藏等要求。本规范适用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海南台地、柴达木盆地种子田繁育原种,同时适用于原种繁育单位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543.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GB/T3543.4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T3543.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GB/T3543.6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7414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GB/T7415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GB/T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525有机肥料DB63/T009青海省青稞(大麦)品种观察记载标准3术语和定义GB4404.1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育种家种子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特征特性一致的品种获亲本组合的最初一批种子。4原种生产4.1生产方法DB63/T1831—20202采用单株(穗)选择、分系比较和混系繁殖,即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的三圃制和株(穗)行圃、原种圃的两圃制,或利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生产原种。4.2单株(穗)选择4.2.1材料来源选择来源于本地或外地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好的原种圃、决选的株(穗)系圃和种子繁殖田,也可专门设置选择圃,进行稀条播种植,以供选择。4.2.2选择标准田间考察生育期、株型、穗型等主要性状,按品种特性考察籽粒和穗部性状,选择具备原品种的典型性和丰产性的标准株(穗)。4.2.3选择数量根据所建株(穗)行圃面积而定,每亩选择300个株行或1000个穗行,田间初选时应考虑到复选、决选和其他损失,适当留有余地。4.2.4保存对入选的标准单株(穗)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