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B21南京市地方标准DB3201DB3201/T004—2002豇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2002-09-04发布2002-10-04实施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01/T004—2002前言本标准编写格式按GB/T1.1-2000要求进行。本标准技术指标贯彻了GB7415-1987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的有关规定,参照了GB/T3543-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有关规定。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南京市农林局提出。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南京市种子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黎丽、李红卫、卢绪良、郭锡平。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02年9月4日。IDB3201/T004—2002豇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豇豆原种生产的定义、原种生产、种子的贮藏与检验。本标准适用于豇豆原种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7415—1987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GB/T3543—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3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原种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的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豇豆原种包括原种第一代到原种第三代。3.2三圃法品种选育及种子生产的一种方法。三圃即为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在原始群体中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分别采种,各株种子不混合,分别编号,下一代每一单株后代播一行即为株行圃。株行比较后,入选株行单独采种单独编号,下一代每一株行后代播一小区即为株系圃,株系比较后,入选株系混合采种,下一代混合播种即为原种圃,由原种圃收获的种子即为三圃法生产的原种。3.3二圃法二圃法基本同三圃法。二圃分别为株行圃、原种圃。株行比较后,将入选株行混全采种,下一代混合播种,直接进入原种圃,由原种圃收获的种子即为二圃法生产的原种。4原种生产4.1原种生产方法豇豆为自花授粉作物,遗传性比较稳定,原种生产可采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的方法,也可采用二圃法或三圃法生产。4.2隔离为了避免种子混杂,保持优良种性,原种生产田周围100米内不得种植其它品种豇豆。4.3用三圃法生产原种一代。4.3.1单株选择单株在株行圃或原种圃的种子田中选择,如无株行圃时可建单株选择圃,或在纯度高于98%的留种1DB3201/T004—2002田中选择。4.3.1.2选择标准以品种植物学性状为基础,选择茎、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