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7.080B31备案号:15062-2004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DB33/T476.1—2004无公害高温蘑菇第1部分:菌种Non-environmentalpollutionhightemperaturemushroomPart1:Mushroomseed2004-02-24发布2004-03-24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476.1—2004前言DB33/476—2004《无公害高温蘑菇》系列标准按部分发布,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菌种。——第2部分:生产技术。——第3部分:商品菇。本部分是DB33/476—2004的第1部分。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局、杭州市萧山区义蓬镇农技站、杭州市食用菌协会。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叶爱、何传俊、施伯祥、周祖法、王良忠。IDB33/T476.1—2004无公害高温蘑菇第1部分:菌种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高温蘑菇的原种、栽培种的菌种制作、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保存等。本部分适用于高温蘑菇菌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12728食用菌术语GB1556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3定义本部分采用GB/T12728的定义。4菌种制作4.1培养基4.1.1棉籽壳种培养基4.1.1.1配方棉籽壳80%、干牛粪8%、河泥7%、尿素1%、石灰2%、石膏1%、过磷酸钙1%。4.1.1.2制备棉籽壳提前4h预湿,料水比为1﹕1.3。然后边拌边加入干牛粪等各种原料进行堆制发酵,堆制时间视温度而定,一般为半个月左右,其间翻堆3次~4次。堆制结束后,晒干备用。4.1.2麦粒种培养基4.1.2.1配方麦粒99%、石膏1%。4.1.2.2制备选饱满无病虫麦粒,用浓度为2%的石灰水浸泡24h~48h(具体视气温而定),捞出用清水冲洗,沥干。加1%石膏,用石灰调节pH8~pH9。4.2装瓶4.2.1容器采用750ml玻璃菌种瓶。4.2.2方法1DB33/T476.1—2004将含水量调到55%~60%的备用培养基装入菌种瓶,至瓶肩处,用清水洗净瓶身和瓶口,擦干瓶口,按上棉塞,瓶口包上牛皮纸。4.3灭菌在0.15Mpa压力下灭菌2h。4.4接种4.4.1母种应来自经菌种管理部门核准的生产单位。4.4.2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每支母种接4瓶~5瓶原种;每瓶原种接40瓶~50瓶栽培种。4.5培养a)培养室事先应经过消毒处理,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遮光。b)培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