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犌犅31604.4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纸、纸板及纸制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测定20161019发布20170419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犌犅31604.47—2016Ⅰ前言本标准代替GB/T5009.78—2003《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荧光物质检测部分和SN/T2901—2011《出口食品接触材料纸和纸制品荧光增白剂的测定液相色谱法》。本标准与GB/T5009.78—2003相比,主要修改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纸、纸板及纸制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测定”;———增加了确证实验;———增加了适用范围。犌犅31604.47—201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纸、纸板及纸制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用纸、纸板及纸制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用纸、纸板及纸制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测定。2原理由于荧光增白剂在吸收近紫外光(波长范围在300nm~400nm之间)后,分子中的电子会从基态跃迁,然后在极短时间内又回到基态,同时发射出蓝色或紫色荧光(波长范围在420nm~480nm之间)。因此,在波长365nm紫外灯照射下,通过观察试样是否有明显荧光现象来定性测定试样中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如果试样出现多处不连续小斑点状荧光或试样有荧光现象但不明显时,可用碱性提取液提取,然后将提取液调节为酸性,再用纱布吸附提取液中的荧光增白剂,在波长365nm紫外灯下,观察纱布是否有明显荧光现象,来确证试样中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3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规定,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所用试剂和材料在紫外灯下应无荧光现象。3.1试剂3.1.1乙腈(CH3CN):色谱纯。3.1.2三乙胺[(CH3CH2)3N]。3.1.3氢氧化钠(NaOH):优级纯。3.1.4盐酸。3.2试剂配制3.2.1盐酸溶液(10%,体积分数):用量筒或移液管按9∶1的体积比分别量取水和盐酸,放入合适的容器中,混匀即可。3.2.2乙腈溶液(40%,体积分数):用量筒按40∶60的体积比分别量取乙腈和水,放入合适的容器中,混匀即可。3.2.3碱性提取液:用量筒或移液管按40∶60∶1的体积比分别量取乙腈、水和三乙胺,放入合适的容器中,混匀即可。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