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560-2003/ISO2268:1972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ISO2268:197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量的测定Weibull法》。本标准代替GB/T5560-1985《表面活性剂纺织助剂及聚乙二醇含量的测定法》。本标准与GB/T5560-1985的主要差异为:—规范了标准的中英文标题;—按GB/T1.1-2000规定规范了编写格式;—增加试验报告内容。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英文标题做了修改;—“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将国际标准中的范围及应用领域两节合并;—将计算公式分别归属测定过程一节中。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5560-1985,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化学工业表面活性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染料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庄永斌、季菊芬。本标准于1985年首次发布。聚乙二醇含量和非离子活性物(加成物)含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活性物GB/T5560-2003/LSO2268:197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含量和非离子活性物(加成物)含量的测定Weilbull法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脂肪醇及烷基酚的乙氧基化衍生物中的聚乙二醇含量和非离子活性物(加成物)含量的方法。Weilbull法既可测定非离子活性物(加成物),又可测定聚乙二醇含量。本标准适用于含2^-80个氧乙烯基的加成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的聚乙氧基化物相应的分子式(1)和分子式(2)如下:RO(CH2CHzO.OH··················································································⋯⋯(1)R--}O}-O(CHsCH2O.OH(2)其中:n—是分子中聚氧乙烯链的上氧乙烯基的平均数;R—分子式(1)中R为直链或支链的烷基,通常为cm-C}sR—分子式(2)中R是支链烷基,通常为壬基或辛基。2原理非离子加成物和聚乙二醇都溶于乙酸乙酷,但聚乙二醇还可溶于氯化钠溶液,非离子加成物则不溶。因而分离聚乙二醇和加成物可采用以下方法:将试样溶解于乙酸乙酷中,在35℃士1℃用氯化钠溶液萃取聚乙二醇,用乙酸乙酷洗涤氯化钠溶液,用氯化钠溶液洗涤乙酸乙醋。用氯仿萃取以抓化钠溶液分离出的聚乙二醇,去除溶剂,残余物称量。蒸发含有加成物的乙酸乙醋溶液,残余物称量。试荆试验用水应为蒸馏水或至少纯度相当的水。3.1乙酸乙醋,p.=0.9g/mL,在75.50C^-77.5℃下燕馏。3.2氯化钠溶液:300g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