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7.040.10J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00.2—2020代替GB/T1800.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线性尺寸公差ISO代号体系第2部分:标准公差带代号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Geometricalproductspecifications(GPS)—ISOcodesystemfortolerancesonlinearsizes—Part2:Tablesofstandardtoleranceclassesandlimitdeviationsforholesandshafts(ISO286-2:2010,MOD)2020-04-28发布2020-11-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言GB/T180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线性尺寸公差ISO代号体系》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第2部分:标准公差带代号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本部分为GB/T1800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GB/T1800.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与GB/T1800.2—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两平行平面型”改为“两相对平行面”(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修改了范围中用来说明孔、轴的上、下极限偏差的示意图(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将“标准公差等级”改为“标准公差”(见第3章,2009年版的第3章);———删除了“关于推荐选用的孔公差带见GB/T1801—2009”(见2009年版的第4章);———在各极限偏差表的标题下,对于孔,增加了上极限偏差=ES,下极限偏差=EI;对于轴,增加了上极限偏差=es,下极限偏差=ei。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286-2:201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线性尺寸公差ISO代号体系第2部分:标准公差带代号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本部分与ISO286-2:2010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800.1—2020代替ISO286-1:2010。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纳入了ISO286-2:2010/Cor.1:2013的内容。本部分由全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0)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原工学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科技学院、山东理工大学、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则祥、明翠新、牛小旭、朱悦、刘永猛、李东兴、吕海霆、任东旭、李飞雪。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800.4—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