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飞鲤镇黄香行政村,距郎溪县城17公里。2022年10月30日上午,有关方面在实施污水管道整村推进工程挖设管道时发现一座土坑墓,出土随葬品26件(组)和大量碎陶片,另有多枚钱币。器物分为陶器、钱币两大类,器类主要有鼎、壶、罐、灶等。由于墓葬埋藏较浅,部分随葬品在实施污水管道整村推进工程挖设管道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避免该墓地遭受进一步的破坏,郎溪县文物管理所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一、墓葬形制该墓葬为竖穴土坑墓(图1),地理坐标31°04′49″N,119°04′35″E,海拔约20米,北偏东30°。平面近似长方形,墓坑长3.75、南端宽2.65、北端宽2.3米。北端有一壁龛,长0.4、宽0.25米,墓口距地表深约0.5米。墓圹四壁修凿较规整,墓底较为平整,内填较硬五花土。墓顶及墓室内东侧遭挖掘机破坏严重,墓底铺呈“人”字形鹅卵石,宽约0.2米。近墓底处发现有大块朱红色漆皮痕迹。未发现人骨、葬具痕迹。二、随葬品在随葬品中,壶、罐、鼎等容器位于墓底偏东侧,略呈“一”字形排列。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多数陶器为轮制,胎质较硬,呈青灰色或红褐色。有的器物表面有气泡,大多施釉,釉层少数脱落。少量陶器和铁器受损严重。其中,铁器仅见一构件,疑似腰带钩,锈残,无法复原。(一)陶器釉陶壶7件。其中,M1:1、M1:2形制基本相同:平沿,喇叭口,高束颈,溜肩,鼓腹,下腹弧收,安徽郎溪旺村汉代墓葬的清理文/王芬(郎溪县博物馆,安徽郎溪242100)摘要:2022年,郎溪县旺村在实施污水管道整村推进工程挖设管道时发现一座土坑墓,郎溪县文物管理所随即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其随葬品的器类主要有鼎、壶、罐、灶、金饼等,为研究汉代时期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艺术等方面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关键词:釉陶器;汉墓;随葬品;旺村图1郎溪飞鲤旺村汉墓平面图平底微内凹。颈下部饰水波纹,肩部饰两组细弦纹,下腹部饰弦纹,耳部饰叶脉纹。上部施青釉,釉面光滑有光泽。口略残。尺寸分别为口径12、底径9.5、通高23厘米,口径10.5、底径10、通高22.5厘米。M1:3、M1:4、M1:5和M1:6的形制基本相同:平沿,高束颈,溜肩,鼓腹,下腹弧收,平底微内凹。颈下部饰水波纹,肩部饰两组羽鸟纹和戳印点纹,环耳上端饰卷云纹,耳部饰叶脉纹,下端饰衔环,下腹部饰弦纹。釉层明显,釉面光滑有光泽。夹砂灰胎,耳为手制,其余部位为轮制,内、外壁均有轮制痕迹。露红褐色胎,器表有气泡。M1:3,口略残,器表有气...